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洛陽春節民間娛樂 新春:民間娛樂大觀園

2013/11/25 15:42:13 點擊數: 【字體:

洛陽春節民間娛樂 新春:民間娛樂大觀園

叨雞 李玉明 繪

洛陽春節民間娛樂 新春:民間娛樂大觀園

打彈子 (資料圖片)

    正月里,是新春,正是傳統民間娛樂最為繁盛之時。長期居于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的洛陽,民間娛樂活動歷史悠久,門類和方式都多于其他地區。散窯、叨雞、打彈子、擲破鞋樓等,很多游戲的名稱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但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些游戲曾是那樣有滋有味……  

  2008年春節即將來臨,我市文化廟會活動好戲連臺,如果你到中國國花園轉一圈,會看到久違的背媳婦、踢毽子等傳統娛樂項目。其實這些民間娛樂方式,過去在洛陽城鄉很常見。其中許多娛樂項目非常簡單,便于操作,孩子們甚至能用幾雙破布鞋搭起一個“鞋樓”,在冰涼的地上玩半天。

  過去由于條件所限,勞動人民因陋就簡,自娛自樂,集體創造了許多簡單易行的娛樂形式,與今天的電子游戲和卡拉OK比起來,自然顯得簡陋寒磣。但這種“地攤式”的娛樂活動,與自然風物親近,既鍛煉身體,又開發智力,自有說不盡的奧妙和樂趣。

  叨雞:男孩子們最愛的撞擊游戲

  叨雞,是男孩子們最愛玩的撞擊游戲。

  這種游戲的玩法是兩人對決,也可多人進行,分成兩組對壘,前提是雙方人數必須相等,年齡、身高也要相匹配。如果一方為七八歲的小男孩,另一方是三四十歲的壯漢,力量相差太懸殊,就無法比賽了。

  洛陽人玩叨雞,一般在冬季。冬季穿棉褲,撞擊時可避免膝蓋疼痛。叨雞的姿勢是單腿立地,雙手抱著另一條腿,用形似雞頭的屈膝部位撞擊對方,誰被撞得雙腳落地,或者一下子被頂翻在地,就算輸了。

  舊時老城小巷內常見這種游戲。由于需要的場子不大,競技者不需帶什么工具,所以游戲隨時可以開始,路過的人也可隨意圍觀或加入拉拉隊。對決雙方往往是常年的對手,上次張三輸了,不服氣,這次見了李四,打聲招呼:“叨雞吧?”于是各抱起一條腿,迎上去,就叨上了,簡便得很。

  別看游戲簡單,卻是對游戲者身體綜合素質的極大考驗,其中還包含技巧的運用。游戲者既要保持自身單腿立地的穩定性,又要使另一只屈膝的腿有力量地撞擊對方,使對方承受不了撞擊而敗北。有的人依仗個子高、有力量,惡狠狠地跳過來,用形似雞頭的屈膝猛壓對方,哪知對方是有技巧的,并不跳動,只用力向上一頂膝蓋,就把你頂翻在地了。

  這種游戲的技巧,是運用動能和勢能。動能,就是著地的單腳要有大幅度高速移動的本領,把速度化為力量,形成進攻時的沖擊力;勢能,就是雙手抱緊屈膝,有規律地抬高或壓低,用壓、挑、頂、撞等動作,在接近對方的霎那間釋放力量,破壞對方的穩定性。

  當然,也有單憑技巧而取勝的。據傳民國初年老城有善叨雞者,只有十二三歲,瘦若猴子,外號“跳蚤”。他叨雞時從來不進攻,僅憑快速躲閃的本領,面對強敵時,先避其鋒芒,跳來跳去,你根本趕不上他的步伐。如此跳動騰挪一陣兒,再強壯的對手也累得氣喘吁吁了,只好自己雙腳落地認輸。所以大家一般都不與“跳蚤”叨雞,說他“沒意思”,其實是贏不了“跳蚤”。

  老年人說,叨雞時不見得大個子就能占上風,不見得小個子就常輸。有的小個子很機靈,在大個子撲空或回身的時候,猛然攻擊其側翼或背部,往往能得手,以弱勝強。但多數情況下,如果陣營中有一個人高馬大的隊員,他的屈膝可以抬到最高,就有狠砸別人的機會,要不了幾個回合,就能把對手紛紛撂倒。因此這種人一出現在叨雞現場,就好比老鷹來到小雞子中間,大家知道斗不過他,于是興致驟減,紛紛走人。

  叨雞游戲場面很熱鬧,氣氛很活躍,有人挑戰,就有人迎戰,而更多的人是圍觀,吶喊助威。如果對決雙方隊員眾多,勢均力敵,叨雞游戲就會擴大為大場面,十分壯觀,東沖西突、南叫北應,相當熱鬧。

  “碰散窯”:女童們拿壓歲錢作樂

  春節期間,兒童是最為活躍的群體,穿新衣、戴新帽、走親戚、放鞭炮,別提有多高興了。其中女孩子愛玩一種叫“散窯”的游戲,也叫“丟窯”,兩人對弈,在地上畫出相連的十個方格或挖十個如窩頭大小的圓坑,雙方各占五個方格(或圓坑),各備相同的子兒50個(小石子或銅錢),每個方格或圓坑內放5個,然后比賽,場面安靜,沒有動感,此不多述。

  這里介紹洛陽老城和偃師等地的一種“散窯”游戲。該游戲富有動感,叫作“碰散窯”,多為女童或大姑娘、小媳婦參與,實際是一種節日“小賭”,拿硬幣來玩。據老人回憶,過去給兒童發的壓歲錢中,有銅錢若干。游戲者將銅錢拿在手中,找一個向陽背風的墻根,在地上挖一小圓坑,然后離開圓坑一段距離,兩人“碰散窯”。開始前,每人各兌三五個銅錢,都有一次機會往坑里投擲,擲出的銅錢正面朝上者,悉數歸己。

  這個游戲沒什么技巧,全靠運氣。有人圖痛快,并不看銅錢的正反面,凡投擲到坑內的拿走歸己,散在坑外的歸另一方。有的女孩技術不佳,一會兒工夫便把所帶的壓歲錢全部輸光,哭著鼻子回家。另一方卻很得意,贏了錢,特歡喜。

  而男孩子不做這種游戲,如果想賭輸贏,他們另有游戲可做,這便是“打彈子”或者“敲高錢”。

  “打彈子”或“敲高錢”:男孩子樂此不疲的游戲

  打彈子,就是玩玻璃球。這種玻璃球地攤上有賣,彩色透明的,宛如琥珀,內核有黃、綠、黑、白不同顏色,價錢不高。即使是這樣的玻璃球,有的男孩子也買不起,于是就到玻璃廠的廢料堆中揀拾,揀到的玻璃球不好看,不是彩色的,但大而圓,無色透明或呈暗綠色。

  男孩子打彈子,玩起來廢寢忘食,吃飯時都叫不回家。兩人以上就可開玩。游戲者各出數枚彈子,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球的所有權。

  打彈子玩法有多種,最簡單的一種是,先在地面上挖個小圓洞,在不遠處劃一條線,兩人蹲在線外,彈出玻璃球,目標是圓洞,這個洞也叫“窩”。誰的彈子先進窩,誰的彈子就變成“老虎”,有了打擊對方玻璃球的資格,于是追著打,直到把對方的玻璃球打出一定距離,就算贏了,最后將對方的玻璃球收繳了事。

  還有更復雜的玩法,叫作“出綱”或“打老虎洞”。先在地上劃線為界,誰的玻璃球被打出去就算輸,叫“出綱”。地上一共挖五個洞,誰先打完五個洞,就變成了“老虎”,然后打著誰的玻璃球,就把誰的球吃掉,這叫“打老虎洞”。

  如果參與的人多,可在地面挖六個小坑,前五個坑每隔一米一個,最后一個坑約隔兩米,稱為“主坑”。從第一個坑外一米處向第一個坑中彈球,球入坑者,有權向下一個坑中彈球,不中則換人,大家輪流彈球,倒很公平。同一球連進五坑后,再進“主坑”,出來后就是“主球”了。主球可任意“射殺”對方的彈球,被彈中的球都將被吃掉。

  在我市農村,男孩都愛打彈子,有時地面有積雪,大家就掃出一塊空地玩。常見有人趴在雪地上打彈子,捏著彈子的拇指和食指凍得發紅也不愿停止,整個活動緊張而刺激。這在今天的小孩看來了無趣味,哪里有打電子游戲過癮?殊不知這種游戲在室外進行,游戲者于摸爬滾打中,既鍛煉了身體,又使手指變靈活,比久坐電腦前有益多了。

  另一種游戲是“敲高錢”,可以提升判斷力,練習“準頭”,鄉村男孩最愛玩。找一堵石砌墻,選其中一塊仰角平展的石面,或干脆搬來一塊合適的石頭,取其仰面,游戲者站在旁邊,不遠處劃線,準備幾個小鐵墊(類似銅錢,中心有圓孔,俗稱“高錢”),這種東西很容易搞到,舊機器上淘汰的很多。

  比賽時,游戲者用高錢在石面上一敲,高錢就飛出去了。誰的高錢離劃線最近,誰就有資格敲打對方的高錢,敲住了,就算贏。有人把握得非常好,往往一次成功,使高錢不偏不倚落在劃線上。

  月光下的“老鷹抓小雞”:男孩女孩都可參與的游戲

  在洛陽,還流行一種集體游戲“抓龍尾”,俗名“老鷹抓小雞”。參加者往往是一群兒童,需要的場地較大。大家排成一條長龍,后者抓住前者的后衣襟,連環相接,最前面的一個人是龍頭,最后一個人是龍尾,一聲令下,活動開始,龍頭迅速兜起圈子,所有人都被帶動,跑將起來。

  這條龍的“對手”,只有一人,此人在長龍前面跑動起來,千方百計去抓龍尾巴。龍頭只好伸出雙臂,左擋右攔,來回周旋,保護整個龍身和龍尾。龍尾為了不被抓住,拼命隨龍身擺動,所有人的雙手都不能松開前面人的后衣襟,拉扯來,拉扯去,拉不住后衣襟的,竟把前面人的腰帶或褲子扯掉了,于是大家嘻嘻哈哈,氣氛很熱烈。

  此游戲活動量大,對參與者的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都是一個考驗,瘋跑起來后,作為龍身的大隊人馬都感到緊張,往往是險象環生,龍尾眼看就要被抓住,于是大呼小叫,非常刺激。

  此游戲多在月光下進行。若體育器材缺乏,同學們上體育課也玩這種游戲。一陣瘋跑,一場歡笑過后,不是這個被踩掉了鞋子,就是那個的頭花跑掉了,再不就是一隊人馬紛紛倒地,玩得不亦樂乎。

  樸素的游戲充滿生機,民間娛樂彌足珍貴

  時代發展了,傳統民間游戲日漸式微,現在的小孩子,很難體會其中的樂趣。但民間娛樂方式彌足珍貴,最樸素的游戲蘊含著最鮮活的生機,上點兒歲數的人每每提到這些游戲,還會很懷念。若概括其中的奧妙,我看不外乎“簡單快樂”四個字。多少代人就是這么玩著過來的,此外還有踢毽子、丟手巾、捉迷藏、打陀螺、蕩秋千、摔跤、跳繩、摸鼻子眼、擲破鞋樓、開絞等項目。有些項目如今的小孩子還在玩,只是擲破鞋樓和開絞兩項,如今小孩知道得少,這里略作一解。

  擲破鞋樓為多人游戲,鍛煉投擲技巧,男孩子愛玩。游戲者每人提供一只鞋,用這些鞋子支撐起一個架子,類似城樓,中空易倒,稱為“破鞋樓”。在距破鞋樓一定距離的地上劃一道橫線,大伙兒依次用自己剩余的一只鞋擲向破鞋樓,能一下子把破鞋樓擲塌者為勝,有點兒像如今保齡球的玩法,只是擲出的鞋子是在空中飛,不是在地上滾動而已。

  開絞多為女孩玩的游戲,近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闖關東》中就有這個游戲的鏡頭。用一根線繩,相接為線圈,一人用兩手撐開,另一人用雙手把線繩挑成一定的形狀,你一下,我一下,越挑花樣越多,有面條形、菱角形、胡椒眼、三角形等,看似簡單,其中自有機巧。如此看來,大凡民間娛樂,都簡單而快樂,樸素而有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07-12-0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