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洛陽牡丹文化大觀(5)從古至今的牡丹之最

2013/11/25 16:22:23 點擊數: 【字體:

洛陽牡丹文化大觀(5)從古至今的牡丹之最

孟津縣朝陽鎮崔溝農民崔月奇家的一株牡丹開出了241朵花,成為“單株花朵最多的牡丹”。 實習生 趙俊善 攝
 
    今年的牡丹仙子已經漸行漸遠了,已經到了盤點牡丹花會成果的時候了。日前有個讀者打來電話,問從古到今有沒有“牡丹之最”方面的統計。這倒是個很好的課題,如果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對牡丹花會和洛陽旅游都是有意義的,因為說到底,牡丹文化資源是一種旅游資源。

  武則天貶牡丹的故事,一說千年,最終想表達的不過一句話:最適宜牡丹生長的地方,還是洛陽!今天我們在這里整合牡丹之最,這個最、那個最,無非是要強化牡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1983年以來,我市年年舉辦牡丹花會,年年挖掘整理牡丹文化,這其實是很好的積累過程。這樣做,可以在牡丹背景里,不斷重疊文化背景,可以在牡丹底蘊里,更多鋪墊文化底蘊。

  那么牡丹之最,都有哪些呢?

  一

  最早記載牡丹的著作是《神農本草經》。

  此書成書具體年代不詳,作者不詳,有人認為是神農所作,故在“本草經”前加“神農”兩個字,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經》。一般認為這是托名于神農,而并非神農所作,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集體創作。此書可能成書于秦漢時期,總結了漢以前用藥經驗,共載有365種藥,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而“牡丹”一詞,就赫然出現在這本書中,列在“植物藥”類別中。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由此我們知道:雍容華貴的牡丹,最早出現時是“中藥”。

  最早把牡丹引進洛陽的是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于公元604年營建東都,大力建造西苑,種植奇花異木。全國各地不得不往洛陽進獻花木。易州(今河北易縣)進獻的一批花木中,有20箱牡丹,品種有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云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等。

  此事見于南宋學者王應麟的《海山記》(簡稱《海記》),原文“隋帝辟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當時隋煬帝發出命令,讓全國各地往洛陽進獻花木,客觀上為洛陽找到了一種旅游資源。

  牡丹最早進入園林種植的地點在洛陽。

  牡丹原為野生花木,后進入園林由人工培植,并成為觀賞花木,這個起點在洛陽,其起因還是隋煬帝營建東都、建造西苑這件事。當時易州進獻的這20箱牡丹進入洛陽后,沒有在宮廷展覽,而是直接進了皇家園林——西苑。

  只是當時的西苑,綿延鋪陳200里,范圍太大,花木初植,整體布局相當粗放,還談不上牡丹的嫁接和繁育。

  但自從有了這貴重的20箱牡丹“母體”后,西苑牡丹漸漸走上科學培植之路,至此,在野外生長的牡丹有了一個“家”。

  牡丹入西苑,標志著中國牡丹由野生階段過渡到園林種植。

  最早的牡丹傳說是“武則天貶牡丹”。

  在洛陽,武則天貶牡丹的故事家喻戶曉:一年臘月天,女皇武則天在暖閣飲酒賞雪,忽覺陣陣清香撲鼻,原來是梅花開了。武則天高興起來,要到群芳圃和上林苑賞花。

  一行人隨她來到群芳圃,但那里的花木,除了臘梅和水仙之外,一片枯枝,甚是單調。武則天興致正高,說:“走!再去上林苑瞧瞧去!”卻早有人奏知:“上林苑的情形,和這里的差不多!”于是武則天來了個黑色幽默,寫下了一道手諭: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女皇就是女皇啊,連寫的手諭都是詩!太監拿著這道手諭,到上林苑張掛起來,意思是報知花神。次日清晨,上林苑竟然百花齊放,一片絢爛。武則天大喜,帶領太平公主、上官婉兒等一起賞花。但令她失望的是所有的花都開了,唯獨牡丹不開花。武則天大怒,吩咐將牡丹連根拔起,即令其從長安滾到洛陽。

  這樣,4000株牡丹就被貶到了洛陽。可是沒想到這些牡丹來到洛陽之后,得了洛陽的地氣,次年開放時花形碩大,香氣濃郁色彩艷麗,比在長安生長得好多了!自此,天下牡丹以洛陽為最盛,到了宋代就“洛陽牡丹甲天下”了。

  這個故事,最早傳自民間。到了清代,李汝珍把其收進小說《鏡花緣》,分述于第四回“吟雪詩暖閣賭酒,揮醉筆上苑催花”和第五回“俏宮娥戲夸金盞草,武太后怒貶牡丹花”里,使口頭傳說從此有了文字版本。

  二

  最愛與牡丹媲美的是楊貴妃。

  楊貴妃最愛牡丹,也最愛與牡丹媲美。所以李白的《清平調》三首,都把她和牡丹放在一起寫。據《楊太真外傳》載:開元初年,唐玄宗、楊貴妃在沉香亭前觀賞“嬌容三變”,這種牡丹是神品,初開為綠色,盛開成粉色,最后變為粉白色。而玄宗和楊貴妃欣賞的“嬌容三變”據說更神,可一日三變,早上一種顏色,中午一種顏色,晚上又變一種顏色。

  話說當時他們正在賞花,著名歌唱家李龜年手捧檀板,站在牡丹花和樂隊前面“將歌之”,但當他剛要開口歌唱時,玄宗突然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意思是說:今天欣賞這么名貴的花,又對著這么美麗的妃子,怎么能用以往的舊歌詞呢?遂命李龜年去宣李白來見。

  李白來到現場,鬧明白是讓他填寫新詞之后,就一邊瞟著牡丹花,一邊看著楊貴妃,援筆在手,一揮而就,寫了三首《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這三首詩有那么多字,中心詞卻只有一個字:美。第一首,是寫楊貴妃比牡丹還美,美得就像群玉山頭王母娘娘身邊的仙女。第二首,寫楊貴妃之美不僅賽過牡丹,還賽過漢代著名美女趙飛燕。第三首,寫牡丹與貴妃相互輝映,常使玄宗看不夠,還是最美。

  在這次賞花音樂會上,唐玄宗親自撫琴伴奏,楊貴妃親自伴舞,盛唐首席詩人李白填詞,大唐首席音樂家李龜年主唱,還有宮廷樂隊小合唱組進行伴唱,加上著名洛陽花師宋單父在現場一一介紹牡丹花名,真可謂一場最高檔的賞花音樂會。  

  其實牡丹的色彩,在我看來實是一種俗艷,是一種世俗的色彩。她的花品,不像空谷幽蘭那樣安靜,不似出水芙蓉那樣雅靜,不似霜天傲菊那樣精神,也不似雪里紅梅那樣孤潔,她一開花便使勁兒弄出一番熱鬧來,這自然與楊貴妃身上的熱鬧氣息相符了。

  據說這次賞花音樂花之后,玄宗也愛上了牡丹花,動不動就來洛陽賞花,楊貴妃為討皇上歡心,提出要與牡丹比美。她事先選好了地點,暗中派人將那里的牡丹連根拔起。中午時分,楊貴妃站在牡丹花叢中,讓暮春的太陽照著她和牡丹花,慢慢地牡丹都蔫了,而她的臉龐被陽光一照,更加紅潤美麗動人,喜得玄宗大叫:我的貴妃真比牡丹還美!

  最早定牡丹為“國花”的是慈禧太后。

  慈禧一生最喜歡兩種花,一種是蘭花,一種是牡丹。喜歡蘭花,是因她小名“蘭兒”,所以她的便服上常繡蘭花;喜歡牡丹,是因牡丹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所以她經常畫牡丹。1904年,她畫過一幅《牡丹圖》,畫面三朵牡丹,分為紅、紫、綠三色,鈐有“慈禧皇太后之寶”大印。作畫時間為“光緒甲辰孟夏”。

  2006年9月6日,徐州《都市晨報》以“慈禧親筆《牡丹圖》驚現徐州”為題報道:在2005年12月舉行的上海信隆拍賣會上,這幅畫以17.6萬元拍出,被徐州的一位張先生買下。

  引用這些資料,是為印證此畫上的落款“光緒甲辰孟夏”。因為“光緒甲辰”年就是1904年,當時慈禧太后已經70歲了,而她是在69歲的時候,一錘定音把牡丹定為“國花”的,并于頤和園仁壽殿建了“國花臺”(牡丹臺)。

  三

  最早的牡丹專著是北宋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

  歐陽修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進士,次年便來到洛陽,擔任西京留守推官。他在洛陽工作3年,發現“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于是遍訪民間,將洛陽牡丹的栽培歷史、種植技術、品種、花期以及賞花習俗等一一記錄下來,寫了《洛陽牡丹記》一書,包括《花品序》、《花釋名》、《風俗記》三部分,這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

  我市單株開花最多的“崔家牡丹”在孟津朝陽鎮。

  孟津縣朝陽鎮崔溝農民崔月奇老人,50年前在嵩縣白云山黑龍潭的巖石上發現一株牡丹,當即帶回,移栽在自家院落。幾十年來他精心呵護這株牡丹,使其長成高大的牡丹樹。今年牡丹花會期間,他給《洛陽晚報》記者打來電話,說:“俺家種的牡丹真神奇,一株竟開出了200多朵花!”

  本報記者趙玉杰前去察看,并于4月18日以《一株奇牡丹開花241朵》為題予以報道:“未進小院,就聞到一股濃郁的牡丹花香,這株高約1.7米的牡丹,花枝覆蓋面積近2平方米,最大的一朵花直徑達20厘米。茂密的枝杈上布滿了牡丹花,其中白色居多,粉色、紅色以及三色混合的花兒點綴其中,煞是好看——整整241朵花!我們數了半個小時,終于查清了總數……”

  其實,這株牡丹早在去年就已開出了210朵花。

  其次,我市教育局辦公區一株“洛陽紅”,曾開花225朵;牡丹公園的一株“洛陽紅”,曾開花164朵;市交警支隊院內一株“洛陽紅”,曾開花146朵;中國國花園一株“紫云仙”,曾開花108朵。

  我市株齡最長的牡丹在邙山國家牡丹園。

  這株鳳丹牡丹,屬古老的楊山牡丹后裔,已有千年歷史,株高2.6米,花期長達月余。2007年4月1日,這株牡丹被冠以“全福千年牡丹王”稱號。  

  另外,牡丹王國中,花瓣最多的牡丹是“魏紫”,一朵花上有六七百片花瓣;花徑最小的牡丹是“野生黃牡丹”,直徑只有3厘米~5厘米;最紅的牡丹是“潛溪緋”,又名“火煉金丹”,初開時銀紅色,盛開時火紅色,非常紅;最黃的牡丹是“野黃牡丹”,其色與黃金色相近;最綠的牡丹是“豆綠”,翠綠得如綠葉,花藏綠葉間,幾乎難分辨;世上沒有純粹的黑牡丹,最黑的牡丹是“冠世墨玉”,顏色發紫發黑;最白的牡丹是“夜光白”,白里透著光,晶瑩而閃亮;單株綻放花色最雜最多的是“什錦”牡丹,有六七種顏色;花徑最大的牡丹是“寒櫻獅子”,花冠直徑達30厘米,現植于我市國家牡丹園;單株最高的牡丹是一株“玫瑰紅”,花開時總高3.6米,現植于我市神州牡丹園……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08-02-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