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兄弟名次,完全按出生年月日排序,這個順序不代表個人資歷深淺和威望高低,王天縱雖然排行老六,卻是總桿首
自古以來,流寇易剿,匪寨難攻。清末民初,火器雖已廣泛使用,但刀客占山為王習性不改,王天縱認定楊山可為大營,但他年齡不大,起桿時間不長,但由于起桿后干了幾件深得人心的仗義之事,所以大家推舉他為桿首。加上楊山是他拓展出來的,還蓋了聚義堂,其他幾股刀客頭來到這里,等于到了他的地盤上,所以都讓他當家。
但他也像宋江一樣一再謙讓,不肯坐第一把交椅,當場惹惱一人。此人名叫憨玉琨,嵩縣人,五大三粗,性如烈火。只見他“咚”的一拳打在桌案上,叫道:“大哥!眾弟兄是沖著你為人仗義才來的!要干就干,不干就散!你說句痛快話——干不干?中不中?!”大家都說就是就是,天縱你就別推辭了,你把大家弄到這楊山上,還有啥謀劃就說說吧。王天縱這才站起來,抬眼看了看關金鐘,又望了望軍師馬文德,說:“既然眾弟兄抬舉我,讓我當這個桿首,我也不再推辭了。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咱幾股人馬合在一起,得有個章程才行。現在請馬先生給大伙說說。”
馬文德微微欠身,說道:“楊山要成大事,必須有統一紀律:第一,繳獲財物上繳楊山,私自藏匿者殺;第二,莊稼人最恨糟蹋婦女,搶女人者殺;第三,兔子不吃窩邊草,在保護區內搶劫者殺。”王天縱解釋道:“保護區分為三層。第一層以楊山為中心,30里以內為絕對保護區,不準在此派糧派款,只收繳柴草和山菜,違規者殺;30里以外60里以內為半保護區,由富戶供給糧食,不向莊稼人索取,違規者殺;60里以外為公道區,下‘飛葉子’要錢,膽敢不送者,殺!”
“飛葉子”就是傳帖,勒令對方按時送錢贖人,或者直接送錢。伊川作家李耀曾對此有研究:“豫西土匪中有一部分是“經濟土匪”,不搶劫,只“綁票”。程序是——先綁架人質,后索要贖金。這人質就叫做“肉票”,綁架富人,叫“彩票”。綁架窮人,叫“土票”。綁架黃花大閨女叫“快票”。因為姑娘被綁架,一過夜就失身,所以剛被綁走,腳跟腳贖金就送來了,是為快票。
嵩縣、欒川、汝州、龍門一帶土匪,都是干大事情的,不屑于抓快票。越往西,綁快票的越多。洛寧、陜縣、靈寶的土匪常綁快票,尤其是洛寧的張寡婦,因是女流,專綁快票。但綁到山上捆在屋里之后,她則拎著雙槍睡在門口,哪個土匪也不敢糟蹋快票。一次,她手下一個小頭目,趁她打盹來欺負快票,剛進房門,她甩手一槍,小頭目便見了閻王。
王天縱一上臺就立下規矩:不搶女人,不綁快票,不干這些婆婆他*的事。眾趟將覺得他是干大事的人,便一個個咬破手指,在金蘭簿上按下血指印,結為生死弟兄,并在聚義堂上齊聲發誓:“同心同德,推翻滿清。有福同享,有禍同當,若有三心二意,天打雷劈!”當下排序,寫下了楊山十兄弟名單——
大哥孫官,1868年生,嵩縣潭頭鎮大王廟村人(今屬欒川縣);二哥馬老三,1870年生,嵩縣潭頭鎮人;老三張屏,1871年生,嵩縣橋北鄉戴村人;老四孫炳,1875年生,嵩縣潭頭鎮古城村人;老五陶福榮,1878年生,嵩縣德亭鄉后灣人;老六王天縱,1879年生,嵩縣鳴皋鎮曾灣人(今屬伊川縣);老七張治公,1881年生,洛陽縣彭婆南衙人(今屬伊川);老八柴云升,1882年生,嵩縣潭頭鎮人;老九關金鐘,1882年生,嵩縣大章鄉大章街人;老十憨玉琨,1888年生,嵩縣德亭鄉上蠻峪村人。
兄弟名次,完全按出生年月日排序,但這個順序并不代表各人資歷和權位,王天縱雖然排行老六,卻是總桿首,其他桿首都要聽他的,統領1000多人馬。關金鐘雖然排名老九,但資歷深威望高,憨玉琨、柴云升都聽他的。這些“家底”和情況,都瞞不過在一旁冷眼觀察的軍師馬文德,他和王天縱商量了一下,決定“出點血”,朗聲說道:“前些日子,弟兄們到洛寧截了清廷押鈔車,賺了些銀元,今天每人先奉500元!”兄弟們領了銀子,心中自然十分高興,都表示要跟王天縱干到底。
(二)由于王天縱每隔一段,都要和清兵較量較量,牽制了河南府大量兵力,拿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力地支持了南方的反清斗爭。
此日為八月十五中秋節,楊山十兄弟其樂融融,當場搞“業務分工”:王天縱帶300人在楊山上坐鎮,統領全局;關金鐘帶400人活動在嵩縣大章鄉一帶,作為楊山的外圍,一有風吹草動,先報知楊山老營;柴云升、憨玉琨帶300多人在舊縣龍潭溝一帶活動,阻擋清兵,減輕楊山壓力;其他幾位弟兄,各統領一部分人馬四處游擊,作為機動力量。
話說今天的汝陽縣,在當時并不是這個稱謂,而是叫做伊陽縣,地處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東臨許昌,西通漢中,南視宛城,北控洛陽。清政府意識到此地重要,就在伊陽縣境內設置了守備衙門,內有官兵90人,戰馬數十匹,作為剿匪的中轉站。
王天縱新官上任,決定拔掉這顆釘子。夜間,他率小分隊悄悄來到守備衙門的后山上,高聲叫道:“眾位朋友不要驚,我是神炮王天縱!不開槍的是朋友,誰要開槍難逃生!”衙門里的人一聽:好家伙!這王天縱真是不得了,連喊話都押韻,像首打油詩。都伏在里面不吭聲。
王天縱見沒反應,惱了,就開槍了,每一槍都打中屋脊上的陶獸,聲震山谷。衙門內官兵不知外面來了多少人,亂成一團,就逃走了。王天縱帶人進了衙門,卷走了所有物資。河南知府聞訊大驚,派巡防營管帶謝老道(名寶勝,徐州人,因當過道士,故稱謝老道)率部進剿。王天縱卻不與其正面交鋒,機動靈活與敵周旋,常使清兵撲空。一日,王天縱與謝老道在德亭一帶遭遇,隔著樹叢,王天縱喊:“謝老道看槍!”一槍擊落謝老道帽纓。謝大驚。王天縱朗聲說道:“今天留你一命,趕緊回洛陽吧!若再來搗亂,就一槍崩了你!你若不信,舉起你的馬鞭試試!”謝老道果然隱身舉鞭,結果又一聲槍響,馬鞭被擊為兩截。謝老道喪魂失魄,連忙撤回洛陽。
由于王天縱每隔一段,都要和清兵較量較量,牽制了河南府大量兵力,拿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力地支持了南方的反清斗爭。這支武裝力量,引起了孫中山先生的注意。河南同盟會的楊源懋、石言、蔣峨、劉鎮華等人,決定利用并壯大這支反清武裝隊伍。還由于王天縱慷慨好義,綠林好漢都愿與他結交,結果永寧縣(今洛寧縣)的丁同聲,宜陽縣的寧官興、趙長榮、王修已,伊陽縣(今汝陽)的李魁元,魯山縣的秦椒紅,寶豐縣的杜其賓等刀客首領,都與他立約為盟,相互支援——王天縱羽翼豐滿,益增聲威。
一天,3個秀才模樣的人來到楊山,王天縱都不認識,就回頭看看軍師。軍師介紹:“這位是石言先生,字又謇,又名朝臣,嵩縣九店人,科舉拔貢,赫赫有名!”石言開始介紹同來的兩個人,說:“這位蔣峨先生,鳴皋人,我的同學。”又說:“這位是冉祥征先生,字信甫,嵩縣舊縣人,也是我的同學。”
這3人其實都是同盟會會員,長期堅持反清斗爭,近代史上有跡可循。石言說:“王頭領!你反清已有十年光景,我等此次上山,是奉河南同盟會之命,專為說服你和我們一起反清。你也許不知道,全國反清形勢很好,以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遍布各地,清政府日薄西山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死后,朝廷內部危機四伏,推翻清廷已為時不遠了。”
王天縱說:“多謝你們帶來外面的消息,使我耳目一新,我也想打出去,苦無機會。這下好了,和你們一起干,走出這大山,叫我干啥我干啥!”石言說:“你已把反清志士聯合起來,這很好。接下來可到上海革命前沿開開眼界,長長見識,我讓冉信甫當你的顧問,和你一起去。”聽了此話,軍師馬文德看著天縱,點了點頭。于是石言和蔣峨下山后,冉信甫留在山上,讓天縱裝扮候補道臺,演練官場禮儀和談吐派頭,3天后離開楊山,啟動上海之行。
(三)天縱大怒道:“花園在我國,不讓狗進吧,還不讓人進!他媽的!若再不推翻清廷,中國就成了洋人的天下了!”
時為1910年深秋,王天縱身穿醬色長袍馬褂,頭戴道臺帽,身帶偽造好的候補道公文,一行六人,翻山越嶺,過汝州,走禹州,到漯河后乘火車至漢口,然后登上輪船,順長江直奔上海。
江輪靠岸后,冉信甫問天縱何處落腳,天縱說:“第一要安全,第二不怕花銀子,別讓人小瞧了咱就行!”于是住進國際飯店。由于他出手闊綽,講義氣,肯花錢,在上海結識不少幫會、官場的人,還購得一批武器。這天,天縱他們轉到上海萬國花園,剛要進門,卻被攔住,這才看清門口寫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天縱大怒道:“花園在我國,不讓狗進吧,還不讓人進!他媽的!若再不推翻清廷,中國就成了洋人的天下了!”索性啥也不看了,氣鼓鼓回到賓館睡大覺。
正在生悶氣,不料隔壁房間的客人卻來串門。此人家住杭州,也是候補道臺,不過人家可是個真的,正要往江西赴任,還帶著18歲的漂亮女兒。一來二去,這個“真候補道”和女兒都喜歡王天縱豪放仗義,18歲的女學生竟然非嫁給王天縱不可,王天縱趁熱打鐵,索性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這次上海之行收獲多多。回程時,他們仍然到漯河火車站下車,然后租輛馬拉轎車,夫婦二人坐著,其他人騎馬跟著,朝楊山進發。但新娘走著走著產生了疑問:“為啥總是白天休息,晚上趕路?”天縱回答:“這里山路多,白天走路太熱,晚上走路涼快。”
可到后來,竟然往深山老林走去,她似乎明白了什么,用目光來問天縱。天縱也不再相瞞,說:“前面有座山,就是我的楊山大寨。我不是什么候補道臺,但在我眼里,‘候補道’算個屁!將來我能當將軍!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我還是山大王,你就是我的押寨夫人!”
新娘聽罷,暈了過去。王天縱擺擺手,過來幾個人,抬起新娘就上了山。
到了山上,王天縱對新娘說:“在上海的時候,你不斷給我講新思想,說什么國家要富強,必須要革命等等,現在你嫁我,卻嫌我是山大王!那今天我告訴你,我是奉河南同盟會的委派才去上海的,我整天干的都是革命的事!不久,我們就要打嵩縣縣城,攻打洛陽!你別哭了,將來我做個將軍什么的,你就不后悔了!”
看著茫茫大山,新娘子也是無奈,想了又想,拿定主意,只好當起了押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