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西晉洛陽與晉室東渡】② 三分歸晉:我笑到最后了

2014/2/28 11:21:08 點擊數: 【字體:

【西晉洛陽與晉室東渡】② 三分歸晉:我笑到最后了

郵票上的“三分歸晉”
【西晉洛陽與晉室東渡】② 三分歸晉:我笑到最后了

晉武帝司馬炎像

    西晉的歷史,格外富有戲劇性。自從司馬代魏,三分歸晉,在洛陽這個舞臺上,多少王侯將相、才子佳人傾情演出,曾留下煙花般的極致絢爛。待到癡兒悍婦登場,八王之亂爆發,這個王朝已距覆滅不遠。東渡,是它續寫的另一段悲歡。

    司馬代魏前兩年,蜀漢已被滅;十幾年后,東吳也亡了。曹操、劉備和孫權已成過眼云煙,司馬炎笑到了最后,心情相當不錯。他把后主劉禪、吳主孫皓等都弄到了洛陽,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 鄧艾PK姜維,蜀滅了

    滅蜀這個活兒,主要是司馬昭干的。當時他是曹魏丞相,兩年之后,他的兒子司馬炎就代魏建晉了。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蜀國的力量相對較弱,滅起來會容易些,盡管如此,司馬昭仍作了充分準備。當然,他能最終成功,還離不開蜀漢后主劉禪的“配合”。

    劉禪是劉備和甘夫人的兒子,生于公元207年。相傳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因此劉禪小名就叫阿斗。他17歲在成都繼位,立張飛之女為皇后,軍國大事則由丞相諸葛亮定奪。

    很多人懷疑劉禪的智商,認為他在襁褓中時被劉備摔過,腦子被摔壞了。其實他雖然智商平平,但情商還是挺高的,只是耳根子太軟了。諸葛亮、蔣琬、費祎等賢臣相繼去世后,他就開始寵信宦官黃皓,埋下了蜀國滅亡的禍根。

    公元262年,大將軍姜維想讓劉禪處死黃皓,劉禪不肯,只讓黃皓向姜維謝罪。這下好了,黃皓對姜維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姜維只好自請到隴上沓中(今甘肅臨潭)屯田,不敢再回成都。

    司馬昭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公元263年,他派大將鄧艾、鐘會等率18萬大軍分三路攻蜀。姜維得到消息后,趕緊上書劉禪,請朝廷調兵遣將以拒強敵。結果,黃皓告訴劉禪:“放心吧,敵人不會來的。”劉禪也就真信了,按兵不動,錯過了防守的最佳時機。

    接下來發生的事有點兒亂:姜維在劍閣(今成都東北)擋住了鐘會大軍,鄧艾卻繞過劍閣天險,抄陰平小道逼近綿竹。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在此督戰,鄧艾派兒子鄧忠和部將司馬纂兩面夾擊,諸葛瞻戰死,綿竹失守,鄧艾軍直逼成都。

    劉禪慌神兒了。光祿大夫譙周極力主張投降,北地王劉諶作為皇子請求背城一戰。最終劉禪聽從了譙周的意見,派人攜印璽到鄧艾軍中請降,劉諶不堪此辱,先殺妻子而后自殺。

    劉禪投降后,命堅守劍閣的姜維向鐘會軍投降。姜維無奈詐降,想借機勸鐘會叛魏,然后復興蜀漢,可惜事情敗露,二人皆被殺,蜀漢徹底滅亡。

    那么,滅蜀的最大功臣鄧艾呢?他被鐘會誣告謀反,在綿竹時就被殺了。后來司馬昭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但一直沒有為他平反。

    2 羊祜PK陸抗,吳亡了

    唐時,洛陽詩人劉禹錫在《西塞山懷古》一詩中寫道:“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這里寫的,就是西晉滅吳那段歷史。

    公元265年,司馬昭滅蜀兩年后病死,其子司馬炎代魏建晉,史稱西晉。此時,與西晉抗衡的只有東吳了。若是性急的人,肯定想趁早伐吳,統一天下,司馬炎卻遲遲沒有行動。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司馬炎也有他的苦衷。你想啊,他的位子是從曹魏手中奪來的,即使有“禪讓”這塊遮羞布,又能瞞得過幾個人的眼睛?因此,先要穩定朝中局勢,不宜動兵。此外,在滅蜀之戰中,損了鄧艾、鐘會兩員大將,再伐吳確實有心無力,只能再等時機。

    這一等就是十幾年。公元279年,在杜預、張華等人的催促下,司馬炎終于決定出兵了。

    當時,東吳的皇帝是孫皓,孫權的孫子。他是史上有名的暴君,出生于公元242年,21歲時繼位。剛當皇帝時,他也做過撫恤百姓、開倉賑貧之類的好事,但很快就變得荒淫暴虐,誰在朝中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就有可能遭受剜眼剝皮的酷刑,因此人心盡失。

    按說這種孤家寡人是支撐不了多長時間的,好在朝中還有“二陸”,即東吳名將陸遜的兒子陸抗、侄子陸凱。陸凱身為丞相,直言敢諫;陸抗則遺傳了其父的軍事天分,堪稱吳國的“保護神”。他長期鎮守江陵,與鎮守襄陽的西晉大將羊祜(hù)對峙。雙方對面扎營,相距不遠,以禮相待,互有來往,今天你送我些酒,明天我贈你點兒藥,都很夠朋友。

    后來,陸凱、陸抗和羊祜都去世了。東吳人心渙散,西晉看機不可失,遂派20萬大軍大舉伐吳。此時,王濬已在益州造了7年樓船,東吳水師優勢不再。晉軍分兵多路,突破長江天險,攻到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城下。

    公元280年,孫皓見大勢已去,只好學著蜀漢后主劉禪的樣子,袒露上身,反綁雙手,拉著棺材(以示自己有死罪),率太子孫瑾等人到王濬帳下投降。至此,東吳亡國。

    3 亡國之主,也得善終

    司馬炎成為晉武帝后,在寬厚待人上做得還不錯。也正因此,魏蜀吳三國的亡國之主,最后都算是得了善終。

    最早歸降的是蜀漢后主劉禪。公元264年,他舉家東遷洛陽,被封為安樂公,頗受優待。“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就是他留下的。

    當時司馬昭還活著,有一天,他設宴款待劉禪,吩咐演奏蜀中樂曲,并以歌舞助興。這觸發了蜀漢舊臣的思蜀之情,他們淚流滿面,只有劉禪無動于衷、嬉笑自如。司馬昭問他:“安樂公思念蜀嗎?”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也。”舊臣郤(xì)正一聽急了,趁他上廁所時跟上去說:“陛下,剛才這個問題,您應該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才能放您回去。”劉禪聽了,牢記在心。果然,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了一次,劉禪忙把郤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司馬昭說:“咦,這話怎么像郤正說的?”劉禪吃驚道:“你怎么知道?”司馬昭哈哈大笑,從此對劉禪再不疑心。

    后來,司馬炎也沒有為難他。就這樣,劉禪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余生。他于公元271年去世,享年65歲,被葬于孟津縣平樂鎮翟泉村東,謚思公。

    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是曹奐,退位時年僅20歲。司馬炎封他為陳留王,讓他遷居鄴城,并繼續使用天子旌旗,上書時可以不稱臣。曹奐在鄴城平安地生活了30多年,公元302年病逝,享年57歲。他被謚元皇帝,其子孫在晉朝皆襲陳留王。

    吳主孫皓歸晉后,被封為歸命侯。他舉家來到洛陽,雖然衣食無憂,心里卻是不痛快的。并且,他不像劉禪那樣“大智若愚”,而是處處鋒芒畢露。比如,晉武帝司馬炎接見他時,指著旁邊一個座位說:“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意思是說,這個座位呀,我早準備好了,就等你來呢!孫皓毫不示弱,來了一句:“臣于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司馬炎沒說什么,但旁邊的人聽著,估計臉都嚇綠了。

    公元284年,一向不招人待見的孫皓在洛陽去世,享年43歲。史書沒有記載他的死因,作為亡國之主,大概這也算善終吧。至于司馬炎,面對這些曾經的對手,他只想說一句:我笑到最后了。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記者 張廣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2-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