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人皆可以為堯舜

2014/6/17 15:13:26 點擊數: 【字體: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孔子論仁 插圖 李玉明

  漢武帝時,河南牧羊人卜式,多次捐獻財物資助國家。

  武帝聞奏后大為驚異,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派使者詢問卜式:“你是想做官嗎?”卜式答:“我自小牧羊,沒學過做官,不愿做官。”

  再問:“你是不是有冤情,希望官府為你申冤嗎?”卜式答:“我一生與人無忿爭,鄉鄰有貧窮的就資助他們,有不善良的就教導他們,與他們皆和諧相處,哪里會有冤情呢!”

  又問:“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屢次向國家捐獻財物呢?”卜式答:“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戰死邊疆,有財物者宜捐獻財物,如此匈奴可滅也。”

  使者回奏,武帝拜卜式為中郎,賜田十頃,布告天下,以勸導百姓。

  《資治通鑒》記載的這件史實,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行善為仁并不只是各級官吏乃至帝王的事情,普通百姓,只要盡其所能,多做有利于國家、造福于社會的善事,就可以成為仁者。卜式不過是個羊倌兒,他的道德境界是對仁愛思想的最好詮釋;他能做到的事情,別人也能做到,只看做還是不做。

  對這樣一種思想,孔孟早有深刻論述。孔子對怎樣實現仁有一句十分重要的闡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他看來,仁就在人們身邊,只要以仁愛之心為人處世,仁就到來了,就可以實現仁了。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個名叫曹交的人問孟子:“你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有這話嗎?”孟子說:“有。”又問:“那么怎樣才可以成為堯舜呢?”孟子答:“只要去做就可以了。在長者身后慢慢走,叫作悌(敬愛兄長);快步走到長者前面去,叫作不悌。慢一點走,誰做不到呢?你穿上堯的衣服,說堯說的話,做堯做的事,你就是堯了。”孔孟的這些思想,把仁從華麗的殿堂拉回到百姓身邊,把仁愛的高深倫理演繹為俚言俗語,發人深省。

  兩千多年來,孔孟對仁的這一論述,對社會倫理建設產生了深刻影響,對黎民百姓的言行舉止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資治通鑒》記載的大量凡人小事表明,這種仁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為仁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小事做多了就是大事,就是大仁大愛。

  隋人李士謙,家境富有,生活儉樸,對扶貧濟困卻非常慷慨大方。鄰里有喪事無錢安葬者,他就施舍棺木,讓喪者入土為安。有兄弟分財不均而訴訟的,他就拿出自家財物補助少者,讓其與多者相等,撤免訴訟;兩兄弟慚愧,遂成善良之人。有一家耕牛跑到他家田地里吃了莊稼,他把耕牛牽到樹蔭下喂飽,然后送到失牛人家。有一貧民偷盜他家莊稼,他看到后趕緊躲避,以免盜者羞慚。家人曾抓到一個偷盜他家莊稼的貧民,他說:“因貧為盜,何必責怪!”馬上放歸。一年糧食歉收,他把家存糧米貸給鄉人度荒,又當眾焚毀債券說:“債了矣,勿以為念!”次年豐收,鄉人爭相還貸,他說“無券為證”,一概不收。又一年大饑,他拿出全部家資設粥棚施舍饑者,救人甚眾。他做的這些事都是小事,但足以反映出他的仁愛之心。

  其二:安貧樂道,潔身自好,一生不做損社會、坑他人的虧心事,也就是有堯舜之行了。

  南北朝時,梁人甄彬家貧,曾把家中僅有的一束苧麻典當給長沙寺庫換錢度日。他后來贖回苧麻,到家中發現苧麻中有五兩黃金,立即送還。寺庫監者道:“有人以此金典當,我匆忙中放錯了地方,久尋不見,曾發誓如有人見到奉還,當以半數酬謝。”于是分出二兩半黃金酬謝甄彬,甄彬說:“拾人之物,奉還失主,天經地義,何用酬謝!”堅辭不受,往返十多次,終未受一錢。

  另一南朝人郭世通,家貧,到山陰縣經商度日。一次賣人貨物時算計錯誤,多得一千錢,回家后才發現,于是經過多方打聽,找到買主退回。買主以五百錢酬謝,他放下錢毅然而去。這類事情人人都應該做到,因此人人都可以成為仁者。 (喻清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14-6-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