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產業網周口消息:淮陽縣城關鎮金莊行政村,村民祖祖輩輩有做“泥泥狗”的傳統,淮陽太昊陵廟會為“泥泥狗”的銷售搭建了平臺,每年的廟會前許多村民開始捏制“泥泥狗”,然后提著籃子到廟會叫賣。泥泥狗是用泥特制,涂黑底,然后用紅、黃、白、綠、粉紅五色,繪以點線結構的圖案。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調,又象繩紋、方格紋古陶的畫法。它造型雄渾古樸,風格粗獷,有較強的力度,有魅人的美感。題材應有盡有,禽獸魚蟲無所不包。許多鳥獸造型威嚴可畏,怪奇稀有,顯示出圖騰的尊嚴。專家給它冠以“活文物”的稱號。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工藝協會、河南省民藝家協會對保護民間藝術做出貢獻的民間藝授予“國際民間藝術家”稱號。每年廟會,游客均購買泥泥狗留作紀念,海外游客對泥泥狗更是情有獨鐘,每次瀏覽太昊陵,都把泥泥狗作為必購之物。
近年來,淮陽縣成立有“淮陽泥泥狗協會”多次在國家、省、市評比中榮獲“優秀傳承獎”民間藝術獎,遠銷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地,成為不可多得民間藝術珍品。
目前,全村共有2000多人,從事“泥泥狗”制作專業人員有200多人,季節性制作“泥泥狗”的有8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二,年收入500多萬元,純收入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