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銀鋪的老李也有這個遺憾,自己這輩子是沒指望混成文化人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兒子小李身上。李浦仗著家境殷實,很早就給李邦彥請了塾師,《宋史》里說小李“為文敏而工”。李邦彥還是小帥哥一枚,“俊爽,美風姿”,長得漂亮又年少多金,擱現在就是開寶馬闖紅燈的主兒。
在市井長大的李邦彥口才非同一般,不過他真正玩出境界的領域,第一是蹴鞠,據說腳法細膩花樣繁多,堪稱大宋的梅西。有人考證高俅的原型其實就是李邦彥。《揮麈后錄》中有寫,高俅當時是駙馬王詵的跟班兒,因為被派去端王府送篦子,偶爾露了幾手球技被趙佶看中。另有一說送篦子的是李邦彥,某年他路過山東武城,當地出產的篦子有名,就買了幾把,他和家里人用了都說拿這個梳頭能有效抑制頭皮屑,就上書皇上將此地的篦子列為貢品。
李邦彥的第二項才華是寫葷段子,因為在市井坊間長大,收集俚語笑話很方便,他就把這些鮮活的語言入詞,不管是唱還是誦都朗朗上口,所以“人爭傳之”。但凡他寫了新段子,就有老鴇和大茶壺來買版權,懷州李師師們唱給客人聽了,門檻擠爆,所以一時懷州紙貴。可以說在懷州凡有井水處必歌李詞。
過了青春期后,李邦彥開始思考人生。當時經常有河東舉子進京趕考,路過懷州時就被李邦彥拉去吃酒,吃飽喝足了還免費提供住處。李邦彥的銀匠老爸不僅不埋怨兒子敗家,還干脆提前打烊陪著文化人吃喝玩樂,舉子出發之前還附送路費。時間一長,舉子們都知道懷州李家人傻錢多,到了京城少不了幫他們做點宣傳工作,說李氏父子有孟嘗遺風。事后證明,李氏父子這筆廣告投入,超值。阿 丁/文【原標題:北宋富二代李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