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張星江英靈永在 吳壽青浩氣長存 ——唐河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2013/8/28 16:17:29 點擊數: 【字體:

    在唐河縣城關建設路東端南側的文筆峰下,有一處占地約10畝的仿古式園林建筑,這便是對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唐河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該館是根據中宣部11986]24號文件精神,于1986年10月建成的,總投資160多萬元,占地面積5670平方米,建筑面積696平方米。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館名的“唐河縣革命烈士事跡展覽館”,設展覽大廳7間,再現了原中共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烈士的英雄事跡及中央、省、市領導的題詞等;展廳左右兩側矗立著原中共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烈士和原鄂豫邊省革命委員會主席吳壽青烈士的紀念碑亭,碑上分別刻有程子華、郭述申、黃火青、劉志堅等領導同志的題詞和唐河縣委、縣人民政府為兩位烈士撰寫的碑文。

    張星江是唐河縣畢店鄉張心一村人,1907年出生。1927年參加革命后,以滿腔的熱情投身于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他在家鄉串聯發動群眾,秘密組織農民協會,并從中培養發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建立唐河東部第一個黨支部,張星江任支部書記。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黨組織的壯大,唐河縣委將全縣劃分為三個工作區,張星江任唐東區委書記。1930年,鄂北和豫西南黨組織合并,成立中共鄂豫邊特委,張星江當選特委委員,并任南陽中心縣委書記,領導南陽地區黨組織及其革命斗爭。1931年在鄂北根據地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困難時期,張星江奉調,為紅軍搞后勤供應工作。他不避艱險,勇敢而又機智地闖過敵人道道封鎖,為紅軍籌集和運送了大量急需的槍械、子彈、醫藥等物資,并在唐、桐、泌選派黨員積極分子去鄂北參加紅軍,為紅軍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后,張星江先后到上海任黨中央交通員、中共鄂豫邊臨時省委委員。1933年,鄂豫邊風云突變。6月,由于叛徒出賣,鄂豫邊臨時省委和南陽中心縣委受到嚴重破壞。在此關鍵時刻,對黨無限忠誠的張星江,挺身而出,高擎紅旗,力挽狂瀾。他同仝中玉、張旺午一起成立了中共鄂豫邊臨時工作委員會,承繼臨時省委職責,繼續高舉紅旗,堅持革命斗爭。他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將工作重點轉向農村,恢復發展各縣黨組織,秘密地開展群眾工作,在生存中求得發展。1934年初,張星江到江西瑞金參加了中華全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受到朱德總司令的接見。回到鄂豫邊后,他就按照朱德的指示,積極籌備建立紅軍游擊隊,準備開展游擊戰,建立革命根據地。1935年8月,由王國華領導的豫南汝(陽)正(陽)確(山)一帶的黨組織與鄂豫邊工委合并,成立中共鄂豫邊省委,當即決定成立紅軍游擊隊,在確、信、桐交界處開展游擊戰,開創桐柏山游擊根據地。經過準備,1936年1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在信、桐邊界的吳家尖山誕生。作為省委書記的張星江親自兼任游擊隊指導員,率領這支隊伍晝伏夜出,四處轉戰,打土豪、除惡霸、抗捐抗稅,隊伍不斷壯大,終于開創了以尖山為中心的桐柏山游擊根據地。在那腥風血雨的斗爭年代,張星江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積極宣傳黨的主張,緊密依靠廣大黨員和群眾,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事事處處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無限忠誠。他情操高尚,無私無畏,為給革命籌集經費,他先后賣掉了自己的全部土地、牲畜和農具,而他的長子卻夭折在饑寒交迫中;為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爭,他把妻、兒送到在山西討荒的岳父那里。在曲折復雜的斗爭環境中,他嘔心瀝血,辛勤工作,謙虛謹慎,作風民主,始終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在指揮作戰中,他從容鎮定、機智果斷、沖鋒在前,具有壓倒一切敵人,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的英雄氣概。每當轉折關頭,他統攬全局,頭腦清醒,敢于善于斗爭。每當關鍵時刻,他志堅膽壯,挺身而出,擎起革命火炬,帶領群眾不斷前進。他是鄂豫邊區革命的先驅,為堅持鄂豫邊區的革命斗爭,為桐柏山游擊根據地和紅軍游擊隊的創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36年3月28日在桐柏縣安棚鄉姬嶺寨戰斗中,為掩護紅軍游擊隊突圍壯烈犧牲。

    吳壽青烈士1905年出生于唐河縣昝崗鄉小吳莊村,1927年春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時加人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后,回到家鄉,在鄧縣、南陽從事革命斗爭。1930年后,曾任中共唐河縣委書記、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紅二十六師師長、政委,鄂豫邊區革命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邊區紅軍總指揮部政委等職,為保衛鄂北革命根據地和擴大紅軍隊伍做出了重要貢獻。1932年6月15日在棗陽縣南迎水寺戰斗中犧牲。

    張星江和吳壽青的豐功偉績和崇高品質永遠留在唐河人民心中,永遠為人們所景仰和懷念!

    對著紀念館大門,建有照壁一座,鑲著仿郭沫若手體“浩氣長存”四個蒼勁、渾厚的大字。館內的龍柏、松柏、海桐、雪松、玉蘭、芭蕉、紫薇、黃洋等生機盎然,翠綠常青。在古塔文筆峰的映襯下,紀念館環境幽靜,莊嚴肅穆。開館以來,每年接待參觀瞻仰人數達5萬多。至目前,收集整理723位烈士的檔案資料(師級以上7名,團級以上18名,戰斗英雄8名),珍藏部分革命文物。1992年被唐河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重點管理保護單位,1993年6月被中共南陽地委宣傳部、地區教委命名為“南陽地區中小學德育基地”。按照總體規劃,還將建設二期和三期工程。屆時,她的雄姿更美,為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的作用會更大。【原標題:張星江英靈永在 吳壽青浩氣長存 ——唐河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陽黨建網 2003-11-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為新鄉存留國畫“老根兒”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