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大概的經過是:一名姓易的商人妻因為貪圖富貴,假冒宋欽宗親妹、宋徽宗王皇后之女榮德帝姬,來到皇宮認親。榮德帝姬小字金奴,最早封永慶公主,又封榮福公主,宋徽宗聽從蔡京的建議,改“公主”為“帝姬”之后,又將她封為榮德帝姬。榮德帝姬為宋徽宗第一任皇后王氏所生,在宋徽宗的兒女中年紀較長,北宋亡國之前就已經嫁給左衛將軍曹晟為妻,后來被擄往金國。而后來這個假冒的公主的易氏頗有幾分姿色,金軍南下時,全家南逃,在半路與丈夫失散。就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易氏意外遇到了榮德帝姬以前的侍衛。在聊天的時候,易氏從這些人口中了解到榮德帝姬的形貌舉止,以及一些深宮秘事。到達南方后,易氏聽說了柔福帝姬的故事。她艷羨皇家尊榮,竟然想到了冒充公主的主意,于是就來到南宋小朝廷,自稱是逃歸的榮德帝姬。宋高宗并不認識這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榮德帝姬,干脆照葫蘆畫瓢,派老宮女去檢驗真偽,結果露出了馬腳。宋高宗下令將她送交大理寺審訊。真相大白后,易氏被亂杖打死。
金兵入侵中原,百姓遠比皇室承受了更多的災難,無數人家因此而家破人亡、顛沛流離,不少民間的美貌女子也被擄北上,專供金人玩樂,成為離鄉背井的亡國奴,蔣興祖之女的經歷很具有典型性。蔣興祖之女,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父蔣興祖,靖康時任陽武令,金兵入侵時,蔣興祖與妻及長子死節,女兒則被擄北上。途中,蔣興祖之女在雄州驛站題了一首詞: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詞的上闕寫被擄北去,朝行暮宿,百般困苦,所過之處,經戰火洗劫,荒涼破敗,凄涼滿目,行人更是難得歇息之地。下闕以“飛鴻”南飛之自由,反襯被擄北去之痛苦,在身不由己的無奈中,離家鄉越來越遠,抒發了欲歸不得的愁苦。詞風沉郁悲痛,體現出了一種時代的苦難。【原標題:北宋王朝覆滅:宮中女性成為金兵的玩物和戰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