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父老為呂會會加油
8月10日凌晨,還不到4時,長垣縣方里鄉呂會會的家里就擠滿了村民。“快看,會會,是會會,她要開始投了!”4時13分,電視上剛一出現呂會會的鏡頭,呂會會的媽媽就激動地喊了起來。現場所有的人屏氣凝神,緊握拳頭,期待“神槍手”的好成績。
第一槍投擲結束,成績59.97米,全場響起掌聲。“會會都沒有盡全力,她要保持體力進行前八名的比賽,第二槍一定會更好。”呂會會的爸爸呂國柱信心滿滿地告訴大家。
在大家的期待中,25分鐘后,呂會會投出了第二槍,成績是63.28米,位居第四。屏幕上的呂會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時,遠隔萬里之外她家的小院里也再一次響起了掌聲。呂會會的叔叔突然激動地對大家說:“我怎么忘了拿面國旗給咱閨女加油呢!那她一定會潛力大爆發的!”
時間一分分過去了,大家焦急地等待著最后的成績。呂會會以第四名的好成績進入了八強,接下來開始新一輪的挑戰。
7分鐘后,呂會會投出了第三槍,只有58.58米。4時52分,呂會會投出了第四槍,61.26米,7分鐘后又投出了第五槍,成績穩中有升,63.70米。所有人都繃緊了神經。5時07分,呂會會擲出了最后一槍,62.19米。她以63.70的好成績榮獲第五名。全場為她松了口氣,“真是我們的好女兒,她真棒!”呂會會的爸爸媽媽激動地說。
呂會會在賽后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比賽的感覺不錯,和平時訓練基本上差不多。平時,我的成績最好也就在64米左右。”
比賽一結束,呂會會分別與啟蒙教練張斌、周麗敏(音)和媽媽通了電話,匯報了戰果。
周麗敏說:“每次比賽后,會會幾乎都會給我打電話說一下情況。她說這次比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先天基因讓她走上標槍之路
呂會會能站在奧運賽場上,絕對不是偶然的,源于一種先天優勢:她的父母都曾是運動員。
呂會會的父親呂國柱曾經當過兵。上世紀80年代初,作為一名體育愛好者,他參加了武漢軍區的1萬米長跑比賽,與專業選手同場競技,最后獲得了第11名的好成績。
呂會會的母親葛瑞英,曾是一名籃球運動員,參加過縣里的比賽。
“會會像我,臂長,身體是倒三角形,適合搞運動。”呂國柱伸出雙手比劃著,為女兒尋找運動的先天“基因”。
作為呂會會的小學和初中同學,又是同村的劉志端,對呂會會小時候的體育特長印象深刻。“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會會就對體育課感興趣 。體育課同學都是隨意玩,她是一招一式地跟著老師學。她用一個鐵箍頭綁在一根竹竿上當標槍投。”這一投不要緊,在當年的縣運動會上,她獲得了標槍冠軍。
還有一件事讓劉志端印象深刻:作為一名女孩子,會會居然會用兩個手指頭觸地翻筋頭,讓人驚奇不已。
不放棄最終有了今天的成績
不知何故,當初會會想練田徑全能,體育老師對她說,只要把標槍練好就行了,不能樣樣都會。后來因為成績好,2001年會會到新鄉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系統的訓練。當時年齡尚小的她給媽媽打電話,問縣里有沒有體校,有的話就回來練。2003年,呂會會又被輸送到河南省體育局田徑訓練管理中心投擲隊開始專業訓練。2012年1月,呂會會被選入國家集訓隊,備戰奧運會。
“她的市體校教練對我說,如果從5歲開始練標槍,會會早就練出來了!”呂國柱有些遺憾地說。
“會會平時訓練都會比別人早到一個小時,從不偷懶,甚至超額完成教練布置的任務。家里條件不好,會會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雖然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待7天,但她都會幫我們做一些農活。”會會的爸爸說。
剛上新鄉體校時,由于家里條件差,她媽媽又生病,再加上成績平平,進步也很慢,差點放棄標槍。后來通過父母和周麗敏教練做思想工作,最終讓她又拿起了標槍。
一刻的不放棄,最終有了今天的成績。【原標題:新鄉姑娘呂會會獲奧運女子標槍決賽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