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爛王”許蘭明無怨無悔修村路
2013/8/30 11:44: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位家境并不富裕的“破爛王”,卻在沿街收破爛之余,自費購買了三輪車和白灰、鐵鍬等工具及建筑材料,獨自填平路坑300余個,義務承包筑路2500米。他就是安陽縣辛村鄉西南莊村農民許蘭明。
1991年,家境貧寒的許蘭明,在看過《破爛王》電視劇之后深受感動。他每天趕著毛驢車,走街串巷拾破爛。然而,每天下鄉面對辛村鄉伏恩橋至和仁口這段坑坑洼洼的柏油路時,他心里就很難受,于是,他暗下決心,要在有生之年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一狀況。
辛村鄉伏恩橋至和仁口這段路,是該鄉2004年修復的一條長2公里、寬約7米的柏油路,該路由于長年失修,路面坑洼不平。2006年8月,許蘭明主動要求義務維修其中的2000米路段,并很快得到家人的響應。為修復這段路上的大小路坑,他及時調整了拾破爛的時間,把拾破爛的時間改為清早和上午,下午維修這段路。他每次趕著毛驢車,在自家田中或路邊拉上一車土,然后再一個坑一個坑填平。然而,因伏恩橋至和仁口這段公路是貫穿十余個村和連接內黃縣的必經之路,故日日大型貨車及行駛的車輛很多,許蘭明每次用盡力氣填平坑后,一遇雨天又被沖毀。并未氣餒的許蘭明立即調整修路方式,自費買來一輛電動三輪車,再把買來的白灰與黃土攪拌后,形成黏附力較強的“三七土”墊在大小坑內,使路面較為平坦。就這樣,他用點點滴滴的辛勤汗水換來了行路人的微笑。
2008年10月,某移動分公司在西南莊村東邊要建一個移動基站,同時,需挖掘一條長500米,寬、高各1米的光纜溝。看著自己近年精心修筑的這段平坦的土路即將遭遇千瘡百孔的劫難時,許蘭明心如刀割。為了填平這段光纜溝,他仍上午拾破爛,下午駕駛著新買的三輪車,拉著黃土把施工隊未填平坦的路溝填平夯實。因路基較弱,有時剛剛平復的路溝,雨后又出現溝內路面塌陷,還需拉土填平和就地挖土回填。去年寒冬時節的一天,許蘭明為填平這段路,特地起個了大早,駕駛三輪車趕往目的地。由于天冷,他的手腳都凍麻了,但他仍堅持著把這段“心路”填得平整如初。該村一位村民看見他一年四季忙于修路,大有“不務正業”之嫌,便挖苦道:“你不好好拾你的破爛,偏偏在這路上義務修路,你天天瞎折騰究竟圖個啥?”許蘭明回應說:“為的是讓咱父老鄉親都能夠行走在這條致富路上奔小康,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近年,西南莊村的劉國民、劉重陽、許青印、許富貴、許東明和南伏仁村的王建政等10余位村民被許蘭明的義舉感動,分別向他提供石灰渣等材料,這更堅定了許蘭明修路的決心。
今年4月14日早晨,許蘭明又按照慣例駕駛著三輪車來到南和仁村收破爛時,驚喜地發現該村一農戶家門前有一堆石灰渣,于是,他就跟人家商量,說想拉走修路。然而,該戶主人卻嘲諷道:“自家使用可以,如果是為公家修路就別拉,我家可不是慈善機構。”碰壁的許蘭明駕駛著三輪車剛走不遠,又發現一姓劉的村民門前也同樣有堆石灰渣,他就耐心說服該村民同意把石灰渣讓他拉走修路。他拉著一車石灰渣剛走了300米,三輪車左輪胎卻被扎破了,他用力把車推到一個修車的地方,補好了胎后又趕去修路了。幾經周折,終于來到了和仁口路段,正在平填路坑時,天空烏云驟起,瞬間就下起了小雨,許蘭明在雨中繼續修路,過往司機看見這一幕,紛紛為之動容。回家后愛人看著他濕透的衣服心疼地說:“你這么大年紀了,又沒人要求你這么做,你卻還要冒雨修路,真讓人想不通。”他只是淡淡地說:“沒事,淋不壞。”
多年來,許蘭明這位貧窮的“破爛王”,為了一個曾經的誓言,憑借一雙勤勞的雙手,義務修路無怨無悔。(記者 劉長青 通訊員 雷宏麟)【原標題:“破爛王”許蘭明無怨無悔修村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0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