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皇后”田桂榮:能堅持多久就多久
2013/9/2 11:06:0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個普通農婦,自發回收廢舊電池,為此把家里的錢都花光了,卻仍在被理解和不理解的處境中執著于她的環保事業———
見到田桂榮是在新鄉市老君庵批發市場。那天,她剛接到美國一家公司通過駐青島分公司打來的電話。對方說,看到《洛杉磯時報》關于田桂榮投身環保的義舉和難處,決定出資相助。“謝謝,謝謝……”放下電話,她的眼角竟有些潮濕。
“我是為理解我的人感動。”田桂榮向我解釋說。在《洛杉磯時報》的報道里,她被稱為“電池皇后”。
驚人之舉
“我想回收廢舊電池,無償交給國家處理。”
田桂榮收廢舊電池前,已在老君庵批發市場賣了8年電池。她從對生意一竅不通成為中華電池廠個體銷售第一大戶。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一粒廢棄紐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地下水,一只汞電池污染的水量能超過一個人一生用水的總和……廢舊電池所含重金屬,在人體累積能致人多種病變。
轉變發生在1999年。那段時間,由于經商受挫,她和老伴去了一趟外地。在那里,田桂榮看到了這樣一幕:一個大人從傳呼機上換下電池,交給身邊的孩子,而孩子順手把電池扔進了水池。聽著舊電池丁冬入水的聲音,她的心猛地一顫。
田桂榮受到震動,她告訴家人:“我想回收廢舊電池,無償交給國家處理。”
回來后,田桂榮自己起草“倡議書”,向新鄉市各界呼吁:“全國每年產電池140多億節,新鄉產量就達10多億節,但巨大產量的背后卻是用完后一扔了之。這樣做,直接影響了地下水源及生態平衡,給子孫后代埋下隱患。作為新鄉市電池銷售行業的一員,我決定從自身做起,回收廢舊電池。望您把廢舊電池賣給我,讓我們的地球更加潔凈!”
投身環保
發傳單、建環保網站,她的批發部成了環保宣傳部……
田桂榮制作了1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及電話;制作了200只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發放給來商店批發電池的客戶;印制了3萬張倡議書發放。幾個月下來,田桂榮花了兩萬多元。
田桂榮的批發部是兩層小樓,門口有兩塊牌子:“加入環保行動,拯救我們的地球”、“手中的鈔票要成為環保的選票”。批發部成了環保宣傳部。隨后,農民焚燒秸稈造成的污染也牽動了田桂榮的心。
2001年7月中下旬,田桂榮與河南師范大學環保協會的大學生一行30余人,驅車50公里,走過11個鄉鎮26個村莊,發放傳單3萬份,回收廢舊電池和廢棄垃圾近兩噸,整整裝了9麻袋。活動結束,師大的同學們哭了起來,他們為田桂榮身上那股非凡的力量深深打動。
2001年9月,田桂榮建立了環保網站,她在網上呼吁,及時拿出解決廢舊電池無害處理的科學方法,希望更多的人參與支持這項有益于人類自身的事業。
期待理解
“很多人認為我瘋了,只有地球理解我,但它不會說話。”
“她從外地回來后,像中了魔,生意不做家不管,整天張口環保,閉口環保,把掙的錢全部貼在環保上面,這個家都快讓她給折騰垮了。她這樣做有什么利可圖呢?”田桂榮的老伴范子有一邊把收集箱中的廢舊電池倒向三輪車,一邊向我訴苦。
她并非“暴發戶”,前年春節,田桂榮只買了幾十元的年貨。在回老家冰天雪地的路上,看著身上背著的最好家當———一臺黑白電視機和一個炒菜鍋的丈夫和兒子,她哭了。“如果我沒有收集這些廢舊電池的話,我們也能買起自己的車開著回家了。”她說這話時顯得特別愧疚。為了回收電池和環保宣傳,田桂榮因不借錢救急得罪過親兄弟,把廢舊電池往父母屋里堆放挨過罵。
“很多人認為我瘋了,只有地球理解我,但它不會說話。”田桂榮揉著患有關節炎的腿說:“我總覺得子孫后代在給我拍手。”
現在,理解她的人越來越多了。
為“義”所困
當初回收廢舊電池是為了避免污染,現在無法處理則會造成更大污染……
3年時間,田桂榮那里已累積50余噸廢舊電池。田桂榮的老家有一棟兩層10間的小樓,如今沒有住人,臥室、客廳全堆滿了各種型號的廢舊電池,成了她的環保專用房。家里擱不下了,她又找到中華電池廠,借該廠的一間倉庫暫存。
但這種儲存方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當初回收是為了避免污染,現在無法處理會造成更大的集中污染。田桂榮一時陷入尷尬的處境之中。
有人找上門來,要以300元一噸的價格買下舊電池。田桂榮問:“你怎么處理呢?”回答:“抽掉銅針,廢料深埋”。廢料深埋就會污染水源,破壞生態。田桂榮斷然拒絕:“不賣!就是1萬元一噸也不賣!”
面對這小山般的舊電池,田桂榮寢食不安。專家說集中存儲對環境的威脅更大。
不少環保專家向田桂榮建議,最好將廢舊電池集中封存,比如像德國20世紀70年代做的那樣———把巖石鉆孔,再塞進廢電池,然后封死。但這種處理辦法需要不少資金。然而,田桂榮已經掏干了家底兒。
“急人吶,真希望快點造出個機器。”田桂榮面露沮喪:“早知道沒有,我就不費這么大勁收集了,聽人家說我這是集中污染,罪過更大,現在是進退兩難……”田桂榮強調:“當初,我是沖著環保來的。”
田桂榮坦言自己是為“義”所困,現在是騎虎難下。
執著到底
她仍在回收廢舊電池,“只有繼續,才可心安。何況有這么多人關心著我呢!”
和田桂榮相處的6天中,來采訪她的記者有4批之多。
湖南一家電視臺曾對田桂榮進行了專題采訪。主持人問田:“廢舊電池無害處理,既無效益,又缺資金,目前環保部門也無能為力,你一個農婦又有多大的能耐?”
她皺皺眉頭說:“人是要有點責任感的。廢舊電池回收走到今天,僅靠環保志愿者的熱情已經遠遠不夠了。電池生產廠家應該交納一部分環保稅,你們媒體也應向這方面努力呼吁。畢竟是關系人類自身子孫后代的大事。”
“動機很好,效果欠佳。如果我們呼吁之后仍然是‘紙上談兵’,您下一步怎么辦?”主持人毫不留情地發問。
田桂榮脫口道:“我……情愿傾家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 200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