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電池媽媽”田桂榮 環保生態農莊(3)
2013/9/2 11:25: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2005年,田桂榮曾以“環保、生態”理念成功競選范嶺村村主任,督促關閉污染企業,引進環保企業,打深水井,帶領村民植樹造綠。她建設“生態環保村”的宏圖美景在2008年戛然而止,當年,她謀求連任競選失敗。
“那時候是人生的谷底,競選失敗,做環保公益負債四五萬。”田桂榮說,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北京的“生態農場”,受其啟發,她決定在新鄉進行生態農場實驗。
三年盈利目標“折翼”
依據最初設想,田桂榮定的目標是“三年盈利”,但現在看來“可艱難”。
田桂榮的生態農場是按照集資分紅的模式運轉:農村合作社——合作社的理事由當地商會會員和老志愿者組成,30多個人,“平均年齡70歲”,人均投資1萬元,每年萬元分紅1500元,一年結算一次。
早在此之前,她就已經以自己的名字“田桂榮”進行了工商注冊。農業示范基地產出的“生態小麥”,經由村里電動石磨加工后,裝成10斤的小袋,五谷雜糧包裝成盒。
她曾依托一公司的銷售門店在鄭州做過市場推銷,“當時很多人專門跑去買田大媽石磨面粉”,后因門店倒閉而終結。
2012年,田桂榮的生態農場舉辦了第一屆“西瓜節”——吃西瓜比賽,“那人最后都不是在吃,在臉上亂涂呢!”田桂榮笑著說,以后也準備延伸到各個品種,比如蘿卜節、黃瓜節、紅薯節等。
田桂榮的生態農場雖未實現預期的“三年盈利”,卻意外帶動了新鄉“生態農業”的發展,尤其是認領土地,引領了當地風潮,新鄉周邊現已有數十家“開心農場”。
除了認領土地,現在農場主要收入還是生態糧食銷售。據田桂榮介紹,每年年前和中秋節前是她最忙碌的時候,和新鄉商會的座談,推銷自己的“生態糧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青年新聞網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