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您好觀眾朋友,歡迎走進《新聞會客廳》.在一些經濟不算富裕的家庭,如果家里出了一個大學生,常常會覺得喜憂參半,喜的是孩子有出息,擔憂的是如果學費湊不上來又該怎么辦,在河南的許昌農村,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今年一下子有十七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作為一家之長又是怎么打算呢?
采訪牛志遠:“仲書芬考670分,北京大學;這個是614分,苗曉偉,考鄭州大學;這個是考的華中林業學院,575分;張超鋒,大專,500分報的黃河水利學院;這是郭京克628分考的南京大學.„
他叫牛志遠,今年59歲.自從今年的高考成績公布之后,為別人介紹孩子們的高考成績就成了他最開心的事.其實,面前的這群孩子都不是他自己家里的孩子.
(采訪孤兒)
記者:“你們平時怎樣稱呼牛志遠?„
孤兒甲:“我們都叫他牛爺爺.„
記者:“牛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
孤兒甲:“他非常有愛心,是個非常值得尊敬的老人.„
孤兒乙:“爺爺對我們來說就是永遠的一個家,我們離不開他.假如說沒有爺爺養育我們,也許我們現在都失學了.„
原來老牛是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的一位普通農民,2002年他自己掏錢辦起了當地惟一的一家民辦福利院,起名叫做陽光福利院.現在老牛的陽光福利院里一共收養著39名孤兒.這些孩子把老牛當作自己惟一的親人,而老牛的陽光福利院也已經成了這些孩子的家.
老牛辦福利院的最大愿望就是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學上,而這些孩子們也都很爭氣,在學習上從來沒讓老牛操過心,墻上掛著的獎狀讓老牛感到欣慰.去年,陽光福利院有四個孩子考上了大學,而今年參加高考的十七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
(采訪牛志遠)
記者:“牛大爺,今年您家里考上了十七個大學生,這回您應該高興了吧?„
牛志遠:“一個喜一個憂.喜的是他們都考上大學了,憂的是在經濟上我現在還有點力不從心.„
老牛辦福利院用的都是自己以前的積蓄.平常每個學期,除了要替孩子們交齊學費以外,老牛每個月還要給每個孩子一百到一百五的生活費.幾年下來,撫養孩子們的花銷已經耗光了老牛的全部積蓄.眼看著孩子們就快要開學了,為孩子們籌集上學的學費和生活費,成了老牛眼下的當務之急.
李小萌:今天我們節目請到的就是陽光福利院的院長,三十九個孩子的家長牛志遠,您好.現在這十七個孩子應該都能考上大學,分數線都過了,您算沒算過如果他們都上大學,這一年要交多少學費?
牛志遠:大概十來多萬吧.
李小萌:十來多萬,能湊得齊嗎?
牛志遠:慢慢湊吧.
李小萌:現在湊多少了?
牛志遠:現在心里沒有多少數.
李小萌:現在沒多少數,那您有什么辦法來把這筆錢湊上呢?
牛志遠:我來之前縣團委的同志,省團委,要救助這些小孩們補了一部分資金,這是一部分,縣工會打電話,能救助一點,(媒體)報道了以后救助一點.
李小萌:一般大學到八月底就該報到了吧,在這之前,您這錢能不能拿到手里給孩子們?
牛志遠:沒事,我很有信心,我不管救助多少,我從市里解決問題,從銀行和其他熟人把這個錢湊夠.
李小萌:你現在銀行里的積蓄還有多少能問嗎?
牛志遠:沒了,銀行的積蓄去年就花完了,花到收小麥前就完了,我還借人家錢.
李小萌:那您能把錢湊足這個信心從哪來?
牛志遠:孩子們跟我好多年了,我答應他們,我一定會湊夠這個錢,叫他們滿滿意意上學去,我不會讓他們失望.
李小萌:您今年福利院十七個孩子參加高考,十七個都過了分數線,為什么您的這些孩子都這么有出息?
牛志遠:因為這些孩子原來很窮,沒有父母以后,通過學校和社會送過去,送過去以后,他看到咱奔奔波波干點銅活,掙點錢很不容易,所以激發了他,他們很用心學習.
李小萌:我剛才在這個片子里看,您每一個都記得特清楚,誰多少分,誰報的哪個大學,十七個都記下來也不容易,怎么記這么清楚?
牛志遠:這些孩子都是孤兒,在社會上漂流,靠其它救濟吃飯的孩子,從咱管理來說從內心里,他只要跟我說,他得多少分,他的行動,一言一行我都知道.
李小萌:十七個里邊成績最好的能考上哪兒?
牛志遠:北大.
李小萌:他們報什么志愿,想上哪個大學跟您商量嗎?
牛志遠:商量.
李小萌:您給提什么建議一般?
牛志遠:她一般高考以后,回家估分,估了分回去跟我說,我說能取多少分,說取六百七十,我說能不能,沒錯,她很自信,根據估分當中,學校老師跟她談,讓她考清華北大,她一直沒有答應,跟我說,通過我再跟她談.
李小萌:孩子為什么不答應,有這么好的成績?
牛志遠:不是,當時她考慮學校,還是冒險,一個從我的經濟方面好像承擔不下去,但是我一直督促,我說經濟你不要考慮這些事,你只要考上學,我會給你送到學校.
老牛所說的這個孩子叫仲書芬,是陽光福利院今年參加高考的十七個孤兒中成績最好的.她以670分的成績排名全縣第二.現在,仲書芬在老牛的支持下已經將第一志愿填報了北京大學,并且很有希望被錄取.但是對于仲書芬來說,上大學的機會差點在一年前與她擦肩而過.
采訪牛志遠收養的孤兒仲書芬:“該升高三的時候,家里剛好沒錢了,交學費根本不夠,那個時候就打算跟學校商量著要不要緩一緩再交.當時牛爺爺剛好也到學校去了,剛好碰到這個情況,就幫我把學費交了,順便商量著接我到這個福利院來.„
孤兒許廣生的家在相鄰的葉縣,兩年前來到陽光福利院,他一直是這批孩子當中學習成績最好的.但是今年高考期間,突發的鼻竇炎影響了他的考試發揮,雖然529的總分也已經上了大專線,但是老牛總覺得這樣對孩子來說太可惜了,于是掏錢幫他治好了病,鼓勵他再復讀一年.
采訪牛志遠收養的孤兒許廣生:“我再上一年就要花費好幾千塊錢,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我復讀一年就會讓牛爺爺非常辛苦的,但是我跟牛爺爺商量過好幾次,他總是說沒問題,沒問題,只要你能夠成材,我就是再苦再累點都沒關系.„
牛志遠:他叫許廣生,他實際叫許廣生三個名字,也叫李廣生、許廣生、古廣生,三個名字,要說三個名字.他母親后找這一家不讓姓古,讓他跟媽姓,一個孩子到社會上沒人管,管了以后他說了三個姓,李廣生也行,許廣生也行,古廣生也行,他因為啥沒考好?他在考試前有病,考試題沒有做完,他就出來了,平時在學校都考六百多分,他是考砸了,因為有病沒做完,考了五百多分.
李小萌:他現在的成績能上一個大專嗎?
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