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經人介紹,24歲的閆誠從長葛市花園村來到禹州市王莊村,當了一名上門女婿。夫妻共同生活了10余年之后,因為感情不和,于1991年年底,閆誠與妻子王改妮離婚,妻子帶著父母和兩個孩子去了新疆,另立門戶。
然而,由于不適應新疆的氣候和習俗,加上思鄉心切,1992年夏天,其前妻父母和自己的兩個孩子回到了故鄉。
有人對閆誠說:“媳婦都走了,你還照顧她家里老人?你咋恁傻?”
但閆誠說:“俺爹娘(前妻父母)膝下無子,又上了年紀。俺說過要為他們養老送終,就得話要算數,憑良心對待他們。”
從此后,為了讓雙目失明的岳父、年邁的岳母、年幼的兒女過上好日子,閆誠拉起架子車開始收破爛維持全家生計。
面對鄉親們不理解和鄙夷的目光,閆誠頂烈日、冒酷暑,總是收別人不愿意收的圓鋼等沉重的回收品。為多賺錢閆誠還把一車車千斤重的圓鋼從10多里外的無梁街拉到王莊翻砂廠,一天下來,衣服要被汗水淌濕幾遍,有時累得連走路都覺得耳鳴目眩,身子輕飄。
為了省錢,28年間閆誠不抽煙、不喝酒,出去收破爛,連燴面館都不敢去。午飯就是兩個火燒就著白開水,而晚飯則是再晚也要回家吃。目的就是為了能省下一頓飯錢。
閆誠對自個兒很摳門兒,但對自己的岳母卻很好。每逢鄉里有廟會,閆誠從未說過給自己買點兒啥東西,卻總惦記著要給老人添件新衣服、買些松軟的雞蛋糕。
為了讓兩位老人安心,閆誠還特意讓兒子隨外公的姓。他的兒子王松濤如今在西藏大學讀大四,擔任著系學生會主席,去年7月1日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如今陳春已經96歲高齡了,耳不聾、眼不花,還能洗衣服、做飯。她告訴記者:“我的身體這么好,真是俺誠的功勞,他對俺真是比親娘還親。”
1999年的夏天,陳春生急病,突然四肢抽搐,一度處于昏迷狀態。閆誠急忙把她送到醫院。在病床前,閆誠拉著陳春的手,臉貼在她的額頭上說:“娘,娘,你不能走啊,你受了一輩子苦,你讓恁兒子多伺候你幾年啊!”接連1個多月,閆誠給老人梳頭、買藥、喂飯,精心侍奉。閆誠瘦了一圈,陳春的病卻奇跡般好了。鄰居都忍不住說:“大娘啊,要不是閆誠,你啊,早都不中了!”
28載歲月,在閆誠的臉龐上刻滿風霜,他的身軀已經略顯佝僂,可他卻用自己的孝心、愛心、責任心支撐起了一個行將散架的家庭,用善良、真誠、勤勞、大度構筑了一個和諧之家。(記者趙飛 通訊員李濤)【原標題:河南禹州農民閆誠一諾千金贍養前妻母親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