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岳父癱瘓之后,老謝的工資和岳父的退休金加起來,也不夠一家人生活的開銷和老人吃藥打針的錢。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一家人如何度日呢?
岳母:他種一點油菜,吃油菜,油菜上不來吃野菜,挖點野菜,胡吃。
謝延信:鞋都是自己補的,衣服也是自己補。
【解說】:他的一件襯衣整整穿了10年,一雙解放鞋穿了12年,可是他卻舍不得給自己花3元錢的回家路費,有許多次,老謝硬是騎自行車從焦作回滑縣的老家,而這一路就有170多公里,一路騎下來,老謝幾乎癱倒在家門口。
謝延信岳母:5點就走了,天不明呢,5點就走了,到黑走到家。
謝延信三哥:可能得一天吧,300來里地呢
【解說】:2002年,老謝一家住進了拆遷后的樓房.岳母因為肺氣腫的病怕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老謝卻舍得花了600多元錢給岳母的房間里安裝了暖氣,成了小區里第一家安裝暖氣的住戶。
謝延信岳母:他不裝,他說你上歲數了,給你裝一個,俺不裝
記者:你覺得他是真不冷嗎
謝延信岳母:哪會不冷,他是沒錢,錢少。
【解說】:時間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岳父已經去世了11年,盡心盡力照顧著岳母一家人,老謝卻無法在親生父母面前卻盡孝。那么,面對兩個家庭的四位老人,老謝如何取舍的呢?
謝延信三哥:當時就勸他,我勸他回來,他認為回來呢,那邊有病那幾口人怎么辦,他不是就在這兒。他說我還待這兒呢,家有你姐呢,小妮就拜托你。
老謝的女兒劉變英,是個不幸的孩子。剛出生40天就失去了母親。不到5歲的時候,又被父親送到鄉下老家。左右為難的老謝心中即便是有萬般的無奈,可終究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女兒的童年是怎么度過的?女兒的笑容是什么樣?當她生病或是傷心哭泣的時候,爸爸在哪兒?這些問題,老謝微笑著沒答上來。他說當年他和女兒總是隔著漫長的路,和漫長的時間。
【解說】:為了更好地照顧岳父一家人,老謝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兒送回農村老家,交給父母撫養。如今的劉變英已經 33歲了。對于當年的父親忽略了對自己的照顧,女兒心中百感交集。
劉變英:焦作那個地方沒有給我帶來好印象。
【解說】:1992年,劉變英一只眼睛意外受傷,因為沒錢給女兒的住院治療,后來劉變英的右眼留下了后遺癥,幾乎失去了視力。
謝延信女兒:這個右眼受了傷,最近這幾年這個好眼也帶的就是有東西飛來飛去,看東西變形。
變英:當時(哭),我不想說。
【解說】:至今,劉變英還珍藏著父親送給她的結婚禮物,一本教人編織毛衣的書,在書頁上有老謝送給女兒的兩段話。
【解說】:甘愿常吃苦,方能長久甜。
這是老謝寫給女兒的贈言,也是老謝自己的苦樂觀。我們都把家里的事稱為“瑣事”,但是老謝家里這種連編劇都編不出來的“瑣事”,在我們看來似乎每一件都是愁事。但老謝給人們展現的總是一張笑臉。因為過度勞累,從1990開始,老謝患上了高血壓,可是他卻不舍得給自己買藥,聽說醋泡黑豆能降血壓,于是一吃就是十多年,直到有一天,老謝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記者:第一次中風你在身邊吧
變英:我不在身邊。
記者:你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你什么感覺?
變英:好象天打雷劈沒法過
這一位就是老謝現在的妻子謝粉香,老謝病倒之后,照顧一家人的重擔就落在了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