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延信,“全國孝老愛親模范”,焦煤集團一名普普通通的礦工,為了自己38年前的承諾,他數十年如一日奉養癱瘓的岳父、患病的岳母、呆傻的內弟,用大孝至愛書寫了一段至誠至孝的人間真情。2007年,謝延信當選全國道德模范,并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十大新聞人物。
“老謝的新家在焦作市中站區朱村街道辦事處西苑社區,去年公司專門為他調整了住房,工會補貼費用購置生活必需品,春節前搬進去的。”在焦煤集團鑫珠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長明帶領下,我們走進位于一樓的謝延信的家,電視、冰箱等家電一應俱全,家中收拾得干干凈凈。
“你們來了,快坐,這房子寬敞多了”,謝延信的岳母馮季花老人已經87歲,見我們還站著,就主動招呼。說話間,謝延信不聲不響端來一碗水遞到老人跟前。“老謝照顧老人沒得說,還很關心國家大事”,張長明說,2008年2月3日,謝延信從電視上看到我國南方遭遇冰雪災后,主動捐了1000元。
近年來,河南省有關部門把謝延信精神作為寶貴財富弘揚光大,謝延信生活所在地的河南理工大學,通過組織“謝延信先進事跡報告會”、“聘請謝延信為學校榮譽輔導員”、“參觀謝延信先進事跡展”等活動,使謝延信精神化為學子感恩父母、孝敬老人的實際行動。活動中要求學生節假日回到家里要為父母做一頓飯、談一次心、說一句祝福的話、鞠一個躬、干一些家務活、洗一次腳和照一次相,還要求學生每人要算一筆感恩賬,將自己一年來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各項花銷算總賬,再把家里一年的總收入算個總賬作個對比,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和無盡關愛。
“高等教育的發展,不僅要有大樓、大師,更要有大愛。”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少安在他最近出版的《大愛與校園精神》一書中這樣寫道。謝延信的所作所為,已經化作教育理念,成為一種傳承。(光明日報記者劉先琴 崔志堅 通訊員 徐春浩)【原標題:人人都學謝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