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銃文質彬彬,為人坦誠、豪爽,還能寫一手好文章,是一位頗有才氣的軍旅畫家。他的作品題材很廣泛,無論是場面宏大的主題性創作,還是意境清幽的荷花人物小品,都能帶給人很大的愉悅和美感,他以內心的暢快與自由,體現了對藝術、生活的無限熱愛。近年來,他不斷探索、求新,將軍人的豪情與正氣融入到傳統文人的繪畫中,形成了自己厚重、典雅的繪畫風格。
中國畫不是一種單純的藝術描述,它是畫家的情感、情緒及內心對自然事物感受、思考的表達過程,也是一個文化積累的過程。申家銃喜歡畫畫兒,更喜歡讀書。對傳統文化、藝術典籍的閱讀,使其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這使他在國畫創作過程中心有所依,畫有所悟。不過,美術創作要從傳統、從書中走出來,形成自己的風格,是個極其艱苦的再創造過程,其中的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所幸的是他能夠參悟古法,勤于寫生,注意吸收各家各派之所長,無論是作品的體裁、構想,還是筆墨、意境等方面,均能多方接納,為我所用,且能根據不同的題材,用不同的筆墨手法加以表現,大作凝重開張,小品輕靈透氣。
著名藝術評論家張彥遠說過:“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犬馬……”這是因為人物畫的創作除要對傳統技法掌握外,更重要的是對人物情態、神韻、思想的把握與表現,這往往需要畫家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從申家銃大量不同題材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關注現實生活的畫家,他懂得生活體驗對藝術創作的重要性,他很注意從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吸取養料。他的作品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寫自己的切身感受,所以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他創作的《歡騰的古爾邦》,是從少數民族地區寫生時獲得的靈感,那里濃郁的地域風情,遼闊、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能歌善舞的勞動人民……這些印象交織在一起,給了他無限的激情,在創作中他把少數民族地區人民歡快、安適的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國事、家事、天下事》、《假日》等作品也都是從現實中而來,充滿生活氣息。而欣賞他的小品,像《清韻》、《無猜世界》等,則是另一番趣味,他把小品相對柔弱的筆墨,用大筆橫掃得逸趣橫生、浪漫詩情,流淌著一種學者的清氣。
正是由于有這種生活積累和文化修養,他的作品樸素、親切、典雅,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張聲勢,只覺得多了幾分真實,幾分詩意,幾分自由,他將滿腔的熱情和豐富的內心世界鋪陳在紙上,呈現給大家。申家銃說,以個人的生活感受去塑造人物,從而確立并完善自己的藝術語言,乃是藝術表現的最好方式。
幾十年的軍旅生涯,造就了申家銃果敢勇猛的氣質和對書畫藝術的執著追求,他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伏久者,必高飛”,行事低調、對藝術用功頗深的申家銃在藝術道路上的發展,讓人充滿信心,也充滿期待。【原標題:申家銃:大地無處不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