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曾碧娟 實習生 陳 姝
窗戶的裝飾是古樸的木紋,玻璃上貼著傳統的剪紙畫,寬大的書桌上各色毛筆和紙硯競散墨香——踏進南陽市書協主席郭國旺的家里,你會感受傳統與文化在此相得益彰,不忍喧囂。
生于1945年的郭國旺,退休前曾任市文聯主席、市文化局局長等職。郭老的書法作品線條圓潤流暢、結體厚重端莊、章法勻稱疏朗、雅俗共賞。他的作品被北京的中國文化藝術院看重,與其簽訂了為期十年的合同,他因此成為南陽書法界第一位簽約書家。
說到簽約一事,郭老笑著給記者講述了其中的故事。原來這家公司曾鍥而不舍來找郭老商談此事三次。第一次,郭老以一首打油詩回絕了對方的好意:不再開會不再煩,坐在書齋畫著玩,有人供應柴和米,不愁生計不賣錢。不料一個星期后,這家公司又第二次登門拜訪,郭老再次表明態度:“我喜歡過的是一種農民的日子。”當對方依然堅持,第三次登門時,郭老終于讓步,答應了簽約一事。
多年來,郭老低調寫字,不賣字,不辦展,不隨意參加各類商業活動,對投緣的朋友求字卻不吝惜,筆墨也不知花費多少。郭老對待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十分慎重,即使不賣只送,也絕不含糊了事。曾有人遠道而來找郭老為其題字“聞雞起舞”,郭老爽快答應:“行,你給我三天時間。”三天之后,郭老卻沒有如期拿出作品,原因是他對寫出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滿意。后來,他經過多次揣摩比較,多日后終于寫出一幅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這才將作品送出。
郭老說,學習書法是一個漫長、寂寞、漸進的過程。 近日,由郭老多年來的精品力作結集而成的《不名齋書畫》出版,“不名”二字,無疑彰顯郭老精神之追求。藝無止境。郭老說,他接下來的目標是在未來三五年內,打破瓶頸,再出第二本這樣的書畫集。
“我崇拜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那種生活,簡單隨性。”郭老說。潛心書畫30多年,他將繼續以寧靜的心態在書畫藝術的道路上行走,收獲。4
郭國旺書畫作品
本報記者 楊萌 翻拍【原標題:筆墨常相伴 閑來漫涂鴉——訪南陽市書協主席郭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