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1983年8月:五筆字型輸入法誕生

2013/9/4 17:43:09 點擊數: 【字體:

    由于與西方語言系統存在差異,當計算機被逐步引進中國時,如何把成千上萬、字形結構復雜的漢字輸入電腦成了困擾中外人士的難題。以致國內外許多人說“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者”,認為在計算機時代,漢字“走進了死胡同”。直到“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 以下簡稱為五筆字型)誕生,才真正開創了漢字輸入的新時代。五筆字型在世界上首次突破每分鐘100字的大關,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就此終結。

  當時在漢字輸入法研究方面,各界有很多努力和嘗試,但都沒有繞開“做鍵盤”的思路:1970年~1980年,一個漢字對應一個鍵的“整字大鍵盤”出現;1981年,日本研制出“主—輔” 鍵整字輸入鍵盤;1982年,北京大學研制了256鍵、1000個部件的漢字拼形組字“中鍵盤”。到1983年8月28日,26鍵方案的“五筆字型”誕生了,這是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第一個版本,發明人是河南省南召縣農民家庭出生的王永民。

  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研發歷時5年,也曾經歷過“做鍵盤”的老路。從188鍵一步步壓縮到138鍵、90鍵、70鍵,一直到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鍵位壓縮到了62鍵。后來,王永民又把鍵位壓縮到 36位(包括26位字母鍵和10個數字鍵)。這一切都是在王永民沒有電腦的情況下做出來的。1982年,在河南省科委的大力資助下,王永民完成了36鍵向 26鍵的飛躍。1983年8月28日,26鍵方案的 “五筆字型”在鄭州通過了省科委的鑒定。《英華大字典》主編鄭易里在鑒定會上表示:“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更有媒體稱贊五筆字型是中國文化史上“意義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這一發明在世界上也引起了轟動:美國《華僑日報》刊登整版文章,題目是《舉世稱難,今迎刃而解》,稱其為“中國軟件大突破”。 五筆輸入是中國首創并獲得美國、英國專利的電腦漢字輸入技術。

  五筆字型研發成功了,但是它最初的推廣工作并沒想象中那么順利。五筆字型直到3年后才逐漸流行起來。

  轉折點發生在1986年,當時全球第二大電腦公司DEC花20萬美元購買了五筆字型專利使用權。王永民的人生和五筆字型的推廣都出現了轉機。20萬美元的專利使用費使王永民終于搬離住了兩年的地下室,五筆字型也開始走進千百臺甚至千萬臺電腦中。1987年和1988年,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分別發文推廣五筆字型。之后,全國掀起了學習五筆字型的熱潮。

  2008年1月,五筆字型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發明獎。【原標題:1983年8月:五筆字型輸入法誕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計算機報 2009年09月1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