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學,1905年生,河南博愛人。9歲時到河南焦作李封煤礦當童工,“九學”之名由此而來。
1948年焦作煤礦解放了,劉九學懷著對黨的感激之情,組建劉九學采煤隊,并擔任隊長。他帶領全隊建立了分工負責制,并按每個工人的能力、特長安排工作,憑多年井下工作經驗,創造了“二檢三帶安全生產法”。
1953年,他帶領全隊學習推廣先進經驗,把煤炭回收率提高了50%。1955年以后,劉九學和他的采煤隊成績更加顯著。先后推廣了15種先進采煤經驗,提出并實現了39項合理化建議。
劉九學采煤隊不僅是生產標兵,而且還是節約模范,他在生產中發現原煤成本高的原因是勞動力使用不合理,坑木消耗過大,工具沒有嚴格的使用保管制度等。便發動隊員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處處精打細算,把24小時回收一次坑木,縮短為16小時回收一次,縮短坑木支撐時間,提高了回收和復用率,為國家既節約了木材,又降低了原煤成本。
劉九學歷任焦作礦務局李封煤礦“劉九學采煤隊”隊長、采區副區長,1950年在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上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64年9月25日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9歲。【原標題:共和國歷史上的老勞模:劉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