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 把漢字帶入信息時代

2013/9/5 14:24:55 點擊數: 【字體:

關注非職務發明人

西服領帶,大框眼鏡,幾乎每次見王永民,他都這樣打扮。外表不出眾的他,卻是個“有創意的人”。揮舞著小時候給媽媽發明的小紡車在人民大會堂激情演講的場景,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也許你不熟悉王永民這個名字,但一定知道他發明的“五筆字型”。正因為這項發明,他被人稱為“把漢字帶入信息時代的人”。

出身貧苦農家的王永民從小就奇思妙想多、動手能力強,做個捕鼠器、小紡車都不在話下,是村里有名的“萬事通”。

1962年高中畢業,王永民在河南南陽南召一中的講臺上代表全體畢業生講話。“翻開我們學過的物理、化學課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國人的頭像。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能有偉大的發明創造,把頭像也印在課本上……”此言一出,立即在全校傳開。王永民因此有了個“別致的稱號”——“一個想把自己腦袋印在書上的狂妄家伙!”

這年夏天他以高分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這讓他有機會聆聽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馬大猷等著名科學家的親自授課。6年的大學時光給王永民日后的發明之路奠定了基礎。

1980年前后,當電腦進入中國,人們開始困惑:成千上萬的漢字,能夠進入只有26個字母鍵的計算機嗎?國內外報刊上登出了“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的文章,宣揚漢字“走進了時代的死胡同”。

在南陽科委工作的王永民在這之前就對漢字輸入有過研究,此時又因各種原因得到時任河南省副省長兼科委主任的羅干的大力支持,便投入到了漢字輸入電腦的研究中。

幾年時間,他沒有休過節假日,和助手們一起抄編了兩麻袋12萬張卡片,統計分析漢字的結構規律,在世界上發表了第一套《漢字字根頻度表》。

許慎《說文解字》中的“獨體為文,合體為字”給了他有益的啟發。他把字根當做“原子”,把合體字當做“分子”。經過幾百萬次實驗,把600多個字根,精簡到125個,經過90鍵、48鍵等階段,最終按筆畫特征分區劃位,安排在25個字母鍵上。1983年8月,在華北終端設備公司的協助下,五筆字型上機試驗成功,每分鐘輸入漢字突破100字大關。

《英華大字典》主編鄭易里先生專程參加了鑒定會。他激動地說:“從今天起,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聯合國總部很快邀請他去演示講學。看到五筆字型高效輸入漢字時,聯合國一位副秘書長下意識地伸手把鍵盤翻過來看了看!王永民會意地說:What?Just your keyboard!(怎么?這不正是你們的鍵盤嗎!)

五筆字型獲得了中、美、英三國專利。然而,發明不易,推廣應用更困難。

1985年春到1987年春,在北京府右街135號的一間地下室里,王永民一住就是兩年。一天7元的房錢他常常交不起,經常帶著饅頭咸菜,到有計算機的100多個黨、政、軍部門演示講課,費用自理。幾年間他舉辦過200多場報告會和培訓班,編寫的各種教材、手冊和碼本有300多萬字!功夫不負有心人,五筆字型終于獲得認可,國家各部委開始大范圍的推廣,微軟、IBM、HP等公司也相繼購買了五筆字型的專利使用權。

之后數年,王永民又繼續對五筆字型升級優化,2008年1月8日,王碼公司研發的“大一統五筆字型”獲得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

如今,最讓王永民上心的事是推廣形碼輸入法教學。我國中小學只教拼音不教形碼,用拼音代替漢字成為許多人的習慣,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提筆忘字”。他希望通過形碼輸入法的推廣為漢字的傳承出一份力。作者:劉莉【原標題:王永民:發明"五筆字型" 把漢字帶入信息時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2010.12.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