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寶豐籍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北京與家鄉人敘鄉情

2013/9/5 16:52:12 點擊數: 【字體:

    “謝謝王書記,跑這么遠,帶來家鄉親情。”諾貝爾獎得主崔琦激動地說著,又把這句話寫在紙上,遞給到京看望他的寶豐縣委副書記王淑敏。

    昨日上午,剛從北京回到寶豐的王淑敏向記者介紹,美籍華人、1998年諾貝爾獎得主崔琦應中科院物理學院邀請回國講學,于9月10日從美國回到北京。得知崔琦回國講學的消息,崔琦家鄉寶豐縣的干部群眾萬分高興,委派縣委副書記王淑敏一行赴京,代表家鄉父老鄉親看望和問候崔琦先生及其夫人琳達女士。

    “崔先生,您去年捐資35萬元援建的寶豐‘崔琦希望小學’已經落成使用,現在有5個年級近300名學生。您為學校配備的鋼琴、電腦全用上了,是全縣條件最好的小學。三里五村的孩子們都爭著來學校讀書啊!”9月15日中午,王淑敏在北京市的京海大廈向精神矍鑠的崔琦先生報喜。“太好了,孩子們喜愛讀書就好!”崔琦喜上眉梢。

    “親情鄉情祖國情,月圓景美人團圓。”這是69歲的崔琦先生56年來第一次在祖國首都與家鄉人團聚、歡度中秋的深切感受。“我記得家鄉村北有條大河是北汝河,有條小河是石河。從石河到高皇廟村兩公里路。南面有嶺,開過渠……”崔先生努力回憶著家鄉情景。崔琦12歲就離開寶豐家鄉,但他鄉音依舊。

    離開家鄉半個多世紀,崔琦一直行走在學業、學術的高端前沿。少年的印象多是奔波和饑餓。因而他對家鄉的建設和變化不甚了解。談起清涼寺汝官窯遺址保護、農耕作物、飲食習俗以及農民種糧補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土地流轉等話題,崔先生興致盎然。

    “我記得咱老家習慣種小麥、玉米、大豆、谷子,還有被叫做高粱的秫秫——我在美國還看到了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的介紹。”提起汝瓷,縣僑聯主席劉丙午馬上把帶來的曾發行過郵票的汝官瓷四件套仿制品拿給崔琦,他看了又看,愛不釋手。劉丙午說:“現在您的鄉村變化可大了。政府拿出400多萬元,為群眾修起通往縣城的8.3公里長、9米寬的水泥公路;為您修葺了舊居,建起了您的事跡展覽館,現在已成為全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許多孩子到展覽館參觀,以您為榜樣,立志成才,為祖國科學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王淑敏風趣地向崔琦先生求證:“您小時候的伙伴一直記著您特別聰明的樣子。他們說當年解放初期分地,大家都不會丈量,不會算。結果您去了,很快把每塊兒地的面積都算出來了,又快又準,大伙兒可服氣了。是這樣嗎?”聞此,崔先生開懷笑了:“那時我就會打算盤,所以會干那活兒,F在我還會打算盤呢!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他邊念叨著珠算口訣,邊四處尋覓,看樣子想當場打一盤。大家都為他的童心樂了。

    “您早點回到家鄉看看吧!我們來北京時,鄉親們,特別是您小時候的伙伴都要求跟過來看望您呢!您的家鄉范莊村現屬肖旗鄉,高速公路直通北京,七八個小時就到了,非常方便。”劉丙午殷切相邀。崔先生允諾,有機會他一定要回到家鄉看望鄉親們,到自己的舊居尋找往昔時光,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

    談起河南家鄉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劉丙午轉達了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一年前委托他對崔琦先生的問候和訪學邀請。崔先生說:“我知道近年來國內的物理學發展很快!再有機會,我一定到平頂山、鄭州、開封這三個地方的大學走走看看,為家鄉教育事業奉獻薄力。”(本報記者王長河)【原標題:寶豐籍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北京與家鄉人敘鄉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08-09-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