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最草根大學者董作賓:挖下殷墟考古第一鏟黃土(2)

2013/9/6 16:08:05 點擊數: 【字體:

  撤出小屯時,董作賓很擔心發掘成功的消息傳出后,引發新的盜掘狂潮,即致函省政府和安陽縣政府,說明暫停發掘,請注意保護,嚴禁私人挖掘。又通過村長告知村民,偶然得到甲骨,不可賣給文物販子,可通知安陽中學、彰德高中校長代為收購。

  回到開封后,他集中精力撰寫發掘報告和《新獲卜辭寫本》,李濟曾稱贊這些論著“為我們在殷墟的繼續發掘,奠定了理論上的基礎”。

  借“大龜四版”成為甲骨學宗師

  殷墟第一次發掘后,傅斯年看到大有可為,即廣攬英才,擴大考古組規模,李濟、郭寶鈞、梁思永等先后進入該組。

  李濟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先后攻讀心理學和人類學,192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被傅斯年聘為考古組主任,長期負責安陽殷墟考古工作,在殷墟成長為世界級大學者,有人尊其為“中國考古學之父”。

  郭寶鈞1922年畢業于北師大,與董作賓是私塾同學、莫逆之交。他協助董作賓進行殷墟第一次發掘后,愛上了這一行,曾在殷墟率先采用大面積翻的方法,研究遺址層位關系和平面分布情況。他后來成就粲然,成為著名考古學家。

  梁思永是梁啟超次子、梁思成之弟,畢業于哈佛大學考古學專業,是史語所第一位受過西方考古專業培訓的大將。在殷墟西北岡發掘中,考定了仰韶、龍山和商文化的相對年代關系。

  除這幾位外,史語所考古組還招收了一些青年才俊,他們大多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最終也都成長為杰出的學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璋如、尹達、胡厚宣等“殷墟考古十兄弟”。

  從1928年到1937年,李濟、董作賓、郭寶鈞、梁思永分別主持了15次發掘,發掘內容從單純的挖甲骨,發展到對其他器物及殷商都城遺址的科學發掘,收獲十分豐富,基本上弄清楚了殷墟的建筑布局和城市結構,為中國上古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第二次發掘時,李濟與董作賓曾有一個“君子協定”:發掘所得甲骨文,由董作賓研究;其他所有器物,由李濟研究。15次發掘共獲2萬多片有字甲骨,其中不乏“大龜四版”、“大龜七版”等珍品。這些通過科學發掘所得的甲骨,有明確的坑位和同出的器物,并絕對排除了偽片。借助這些珍貴的資料,董作賓寫出《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殷歷譜》等名作,成長為一代甲骨學宗師。記者姚偉通訊員饒海虹文圖【原標題:最草根大學者董作賓:挖下殷墟考古第一鏟黃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2-06-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