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章,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3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逝世。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
作者:趙燕曾,趙理曾
(本文為趙九章的兩位女兒為紀念趙九章九十壽辰而作)
時光飛逝,不能想象,我們親愛的爸爸如果在世,已經九十歲了。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父親說過,有人說他活不過六十歲。真是不幸而言中。當他被迫離開這個世界,離開他所熱愛的人們和他所熱愛的事業時,他還不到六十一歲。
到如今,將近三十年了!
記得他常喜歡吟誦的詩句:
"將軍一去,大樹飄零。
壯士不還,寒風蕭瑟。"
他的遺體,不知是在哪里火化的。在蕭瑟的寒風中,他的灰燼不知飄向何方。
蕩然無存……
其實也不必存有形之物。人本來自塵土,最后歸回塵土。活得再長,對于這無盡的天地,也不過是一瞬間。
然而,他的音容笑貌永遠活在在我們心中,他的慈愛永遠溫暖我們的心,無人可以奪去。上蒼賦予父親人性的光輝,是他留給我們的永久的紀念。現在我們愿意把這份珍藏的紀念與大家分享。
那是1944年的春天,一輛汽車(當時唯一的交通工具),栽著我們一家四口,還有五、六個旅伴,在云貴高原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地爬行了一個星期。終于,我們從昆明來到了四川北碚,嘉陵江畔一個孤零零的小山丘上。幾排平房,一個長著青竹和花草的小庭院,十幾名職工。這就是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
從此父親就把他的生命獻給了這個所。它始而是氣象研究所,繼而發展成上千人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終于分成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地球物理、空間物理等多個研究所。
科學本是屬于世界,屬于全人類的。就其本質而言,只有世界性的高峰。正是懷著這樣的胸襟,父親的眼睛始終看著世界,瞄準著世界的高峰。他毅然離開了一個個已經熟悉的領域,勇敢地開拓著新的領域。五十年代末,蘇美衛星相繼上天。人類第一次飛出了大氣層,從浩瀚的太空來觀察和探測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奇妙的星球。這把父親迷住了。他的心也飛向了這神秘誘人的太空,以花甲之年,再一次開始從事一個新領域的研究。
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并非是某人的特權或世襲領地,卻需要龐大的隊伍。父親因此而"愛才如命"。很少聽到父親議論他人的不是,卻常常聽到他對長輩、同輩和年青人的熱烈的贊揚。記不清多少次,聽到他欣喜地談到某某青年做出了好成績,或者談到他與國內外名家洽談,送有才華的人去進一步深造。
愿父親對事業和人們所付出的這份厚愛,長久地得到紀念。【原標題:緬懷我們的父親趙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