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風采》:介紹洛銅集團管棒廠職工李宗敏
2013/9/9 11:49: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今天的《勞動者風采》欄目,為你介紹“新時代”的知識型勞模——洛銅集團管棒廠職工李宗敏。
本臺記者郭長偉報道:
日前,洛陽銅加工集團管棒廠工人李宗敏榮獲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今天啟程赴京參加將于四月三十號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勞動模范表彰大會。
一九八六年,李宗敏進廠時高中還沒有畢業。面對大型設備配電柜上讓人眼花繚亂的繼電開關和指示燈,李宗敏就像進入了八卦陣。就這樣,李宗敏開始了艱苦的自學。從電流、電壓這些概念入手,鉆研各種電器知識,結合工作實際,他不僅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了機電一體化大專學歷的課程,還練就了一手絕活:走在一排排高大的配電柜之間,通過繼電開關“劈啪”作響中細小的異常聲響,他能判斷出電器的故障所在。
管棒廠自動化室主任王紅東這樣評價李宗敏:他是一個特別勤奮、肯學習、愛鉆研的人,我把咱分廠的主機設備交給他,我是特別放心。
作為一名電氣工程師,自動化控制電工班班長,李宗敏不光是“設備醫生”,還成了零、配件的發明者。廠里有一個設備的控制用編碼器頻繁損壞,停機率和維修成本居高不下,他就自行設計了一套絲杠調節機構,僅此一項,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五萬多元。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李宗敏自學英語,為企業解決了不少困難。二零零三年,廠里從國外引進一臺四千噸油壓機。面對三十多頁的英文說明書,施工人員犯了難,李宗敏僅用兩天時間,就把資料翻譯成了中文,順利完成了設備的安裝調試。
盡管為企業提升規模、節能降耗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李宗敏并沒有滿足:一方面吧,就是為了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自我加壓,不斷的學習,給大家起一個表率作用;從為了企業的發展來說,也需要掌握更深的理論知識,為我們這個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該做的。
如今,在“遠學徐振超,近學李宗敏”的口號激勵下,管棒廠涌現出一大批學習型、知識型職工。管棒廠黨委書記曹欽潤說: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宗敏這樣的擁有一定技能、甚至可以說是先進技能的學習型工人,我們管棒廠的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原標題:《勞動者風采》:介紹洛銅集團管棒廠職工李宗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廣播網 2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