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壓力挑重擔 當年設計當年產
近年來,中國農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開發的速度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李繼光深知作為一拖產品設計者的責任,他說:企業的生存發展必須有過硬的產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新設計,一拖幾萬職工在看著我們,我們要為產品負責任。“
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李繼光從未停止對新知識的學習,注意把新知識、新技術應用于新產品開發設計,努力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力求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2005年初,一拖的中小功率輪式拖拉機在市場上產銷兩旺。而李繼光沒有被眼前的成績所迷惑,而是從改善拖拉機性能、提高檔次上下功夫。他認為:作為中國拖拉機行業的排頭兵,一拖應該拿出技術含量高,成本相對低,可靠性強,受農民歡迎的產品。為此,他和專業廠的相關人員先后到江蘇、浙江、湖北、山東等6省的農機公司、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調查了解用戶、銷售等各種信息。回來后,他與國內外同等功率產品進行對比,寫出細致詳實的市場分析報告,為新產品的研制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當年3月,作為課題負責人,他帶領課題組的成員開始了東方紅-MS25/35系列拖拉機新產品的設計工作。在設計初期,專業廠就提出了該系列拖拉機爭取實現“當年設計、當年試制、當年批量生產”的要求。這種要求在一拖公司是首例,李繼光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作為東方紅-MS25/35系列拖拉機的整機總體設計人,他既要考慮產品技術的先進性和特色,還要考慮到市場的具體需求;不僅對成本要控制,而且要使產品上得快、見效快。李繼光結合已有的理論知識,大膽采用了柔性設計的理念,突破傳統的設計方法,將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設計效果。在圖紙設計階段,他經常為了一個設計數據廢寢忘食,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在他的帶動和感召下,課題組的成員們全力投入各自的工作,僅用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該系列8種基本型、6種發動機配套、共58個總成部件,繪制了近千張零部件圖紙,這樣的工作量在過去需要兩三年才能完成!
在拖拉機新產品的試制過程中,他每天要在設計室與專業廠之間往返好幾趟,對待試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是不放過。當時正值七、八月份聲盛夏酷暑,在試制現場總看到他手執工具滿手油污得與工人師傅一起干活,為了一個傳動系發出的異常響聲,他在現場盯了整整3天……東方紅-MS系列新產品從設計到產品下線,真正實現了多種部件、不同機型的多種組合,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試制,當年投產的高速度。新產品推向市場就受到了用戶的廣泛歡迎。截至2010年3月份,東方紅-MS系列新產品及其變型產品實現銷售萬余臺,累計為企業新增產值3億多元。該系列產品的開發,成功填補了一拖在該功率段產品的市場空白,產品性能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新穎美觀的造型和良好的性能更贏得了經銷商和用戶的贊譽。
技術創新領頭雁 嘔心瀝血為發展
2008年11月14日下午,在一拖公司第四裝配廠三樓會議室內,一個由李繼光起草的“小康盼系列產品優化” 創新方案論證會正在緊張地進行著。一拖集團公司“雙創”辦公室主任、“雙創”辦公室成員,農裝事業部的市場部和國內銷售部人員及四裝廠領導及技術研發方面人員對該項目進行了論證。第四裝配廠自投產以來,經過三年的不斷發展,目前已形成了E、MS和小康盼三大系列產品。產品投放市場,“小康盼”系列產品上下車空間小是用戶反映最強烈,也是與其它廠家競爭的焦點所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李繼光主動請纓,自接到任務后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他寫出了20多頁的《市場調查報告》,并設計出加長過橋殼的創新方案。在論證會上,他闡述了該項目第一可解決用戶上下車空間小的弊病,第二能提高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將適合水田和旱地多種作業需求,第三為今后此機型功率提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拓展了空間。
2009年初,針對我國小型皮帶傳動拖拉機整機技術落后的問題,李繼光又主動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節能型小型拖拉機”的整機總體設計開發。節能型小型拖拉機研究與開發,主要是針對我國獨有的、目前社會保有量最多的小型皮帶傳動拖拉機能耗高、噪聲大、污染嚴重、整機技術落后等問題。采用達到EPAⅡ或歐I~歐Ⅱ排放標準的發動機,節油8%~10%,采用全新的縱置結構,有級式機械傳動系,實現8個前進擋和4個倒擋。整機既有普通縱置底盤的可靠性和先進性,也能充分利用現有小拖資源,考慮到產業結構的繼承性,可選裝東方紅150~180系列拖拉機及類似機型的很多零部件和配套件,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緩解配套壓力,投入少見效快,方便向全國推廣。該傳動系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責任使命于一身 高薪聘請不動心
如今,人們已經越來越明白市場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的現實。2006年,一家企業找到他,以年薪不低于15萬元的條件請他這去。李繼光在高薪的誘惑面前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作為一名出色的技術人才,李繼光曾多次面臨誘惑和考驗。多年來,許多企業提出以優厚的條件聘請他去工作。然而,在個人利益與一拖情懷相碰撞時,他最終選擇了后者。他說:“金錢和物質對人是很重要的東西,但人是要懂得感恩,人要講感情講精神,是一拖公司培養了我,是一拖為我搭建了能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平臺,我不是見利忘義的人,我要為一拖的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一拖技術中心人的眼中,李繼光是個大孝子,他母親已滿81歲高齡,行動不便。每逢節假日或星期天,他都要騎自行車來回30公里到老家中看望老母,準備好一周的蔬菜、水果和糧食,送去換洗好的衣物。李繼光告訴記者,老人對他從小就很嚴格教育。母親,不希望兒子能面為多么偉大的人,但一定要做一個有良心、愛事業、愛家庭的人。面對母親這種深摯的愛,多年來,李繼光在工作中努力用行動實踐著母親對自己的教誨。(劉景梅 郭永先)【原標題:理想在崗位上升華——記全國勞動模范、中國一拖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李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