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宣布,那些被種地難折騰得焦頭爛額和眼看新村建設死而復生、奇跡重現的農民,無不歡欣鼓舞。群眾大會上,暴風雨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這掌聲是群眾爆發出的心聲;這掌聲是對許福卿的一個巨大的鼓舞;這掌聲是群眾對實事求是的又一次肯定。
這樣一來,既堅持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確執行了黨的政策,又革除了原先的弊端,使樓村走上了一條飛速發展的道路。農業方面,當年見成效,以后逐年穩產高產;工業方面,更是突飛猛進。工廠收回集體后,當年產值達到50萬元,贏利6萬元。以后全村企業產值、利潤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3年全村企業產值達兩億元,利稅達到3000萬元。2003年在新鄉市所有企業排隊中,樓村的企業利潤位居第十名。村里利用這些錢順利完成了新村建設,并迅速擴大再生產,美化村容村貌,建學校,修街道,分檔次增加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特別是增加村民的各種福利。這些做法,極大地顯示了集體經濟的威力,極大地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使黨的威信在樓村得到了很大提高。
穩步推進 力促發展
對于沒有方向的航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對于方向明確的航船來說,所有的風也并非都是順風。
帶領人民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黨堅定不移的方針,這是方向。樓村,這艘由許福卿掌舵的航船,始終目不轉睛地瞄準這個方向。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讓群眾滿意,這是許福卿多年來干工作一貫堅持的總出發點。不管誰說的再好,不符合群眾的心愿,許福卿堅決不干。只要符合群眾的利益,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群眾共同致富,再苦再累風險再大,也堅持到底。
根據十五大關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定精神,許福卿同志提出并經兩委研究決定,村里專門劃出40多畝地,建了一個民營企業和養殖業工業園小區。
在樓村幾十年來,一是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發揮集體經濟的主導地位,以達到村民共同富裕和鞏固共產黨在基層農村的領導地位;二是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利用各種渠道發揮和調動方方面面的作用,增加收入,以富村民,這一發展模式使樓村的集體、民營經濟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許福卿雖是一個村的領導,但他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新一代農民的典型代表。況且幾十年來,他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對黨的各項政策、對各種新知識的學習研究。再加上他幾十年農村基層工作的經驗,今后的路該如何走,十分關鍵。處在十字路口上的人,如果選擇的方向正確,很可能就是一步一重天;如果選擇的方向不正確,很可能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搞企業,必定有風險,尤其是生產高科技產品,特別是化工產品,往往是利潤高、壽命短、風險大。這風險,其中包含著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
搞企業,不能只靠拍胸脯、表決心。僅僅憑豪言壯語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冷靜的思考,需要胸有全局,需要對事物的客觀規律進行認真分析,需要有對市場的駕馭能力,需要有“吃一拿二眼觀三”的戰略眼光。
樓村幾十年發展的實踐證明,任何時候,堅持實事求是,經濟就發展,否則就倒退。往往是發展以后有人指手畫腳,倒退以后無人敢于負責。錦上添花隨時見,雪里送炭有幾人?后果無論苦辣酸甜,最后都得由樓村人自己來嘗。
按實事求是去科學決策,最后用效果來檢驗決策,這才是正確的思想方法。
經過幾十年的培育,目前樓村已經具備了十分有利的因素:一是具有堅強團結、作風正派、公而忘私的領導班子;二是具有一支包括各廠廠長在內的高素質、敢闖市場、不畏艱難的科技隊伍;三是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四是集體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能抵卸任何風浪的襲擊;五是樓村曾創造了一個集體企業飛速發展的奇跡。六是用鄧小平同志關于“富起來”的發展觀點來衡量,樓村已進入“共同富裕”的階段。這些都說明,樓村繼續堅持一村兩制,一家兩制,集體、民營兩者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切實可行的。
目前,集體企業生產的高純氧化鋁、無水哌嗪、氰基吡嗪等7個高科技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意大利等6個國家。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許福卿并不滿足。他像一個航行者一樣,行得越遠,眼界越寬,心胸也越開闊。他決心依靠全體干部群眾,繼續和天津大學科技人員聯合。目前,兩家聯合開發的高科技企業巨晶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又征地100畝進行擴建。預計今年年底可擴建完工并投產。2006年,樓村的企業總產值計劃達到5億元,利潤達到7000萬元。在目前的基礎上,再向前躍進一步。同時,許福卿還計劃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穩步推進企業改制,將來在樓村逐步建成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并且要把樓村建成一個現代花園式的村莊。
樓村的經驗,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
我們的黨自從成為執政黨以來,采取許多措施,努力并繼續探索一條經濟既能高速發展,干部隊伍又不產生腐敗現象,又能和廣大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系的路子,其中總結出了許多經驗,但也走了不少彎路,仍出現了諸如成克杰、胡長清等一些貪污腐化、假公濟私、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腐敗分子,極大地敗壞了黨的聲譽。而樓村,幾十年來在許福卿的帶領下,制度嚴格、管理科學,以身作則,在小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既能使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又不讓一個干部因腐敗問題而倒下,既做好了各項工作,又使黨和群眾的關系更加密切,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十分寶貴的經驗,為我們開辟了一條通向共同富裕的金色航道!驹瓨祟}:許福卿:中國農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