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有的人看來,有時他們古板、固執得“不近人情”,可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他們自有和順、可愛的另一面。
黃茶嶺的菜販至今仍懷念衡陽干休所里那個拄著拐杖、講一口河北鄉音的干瘦老漢,因為這個“大干部”見誰都笑著打個招呼,還時常對他們這些外鄉人噓寒問暖;而宋學義在泥土里摸爬滾打了半輩子,本地人對他最深的印象是跟誰都愛開個玩笑,誰家有什么難事他都悄悄記在心上。
在人們眼里,出生入死的幸存者,應該理直氣壯享受拿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可他們卻總是滿足于自己的活著,總是愿意站得低點、再低點,似乎只有這樣,他們才踏實。
這世上僅有一個宋學義、葛振林嗎?
自然,作為“狼牙山五壯士”的幸存者,這世上只有一個宋學義、葛振林,可經歷了血與火洗禮的共產黨員隊伍中,一定還有千千萬萬個宋學義和葛振林。
他們因為不同的機緣投身革命的洪流。
他們身份不同,經歷不同,崗位不同,個人修養和學識不同,能力不同,貢獻也不盡相同。
他們經歷過最殘酷的戰爭,死去,或者活了下來。
雖然有無數的不同,可背后卻有著一點共同:
那就是,在他們心中,對黨的忠誠,體現在時時不忘自己是一個黨員,作為一個黨員,永遠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成就一個政黨不可被戰勝的偉力。
也許他們并不知道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巨人安泰,只要他的雙腳保持與大地的接觸,就可以從大地母親那里獲取無限的力量。
但他們從來不會從人民身邊走開。(記者 劉榮榮 朱艷冰)【原標題:宋學義的最后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