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背裝是河南嵩縣舊縣鎮西店村融獨特造型與簡潔表演為一體的傳統舞蹈。始于清光緒3年(1877年),由孟州李英科隨父李裝奇逃荒至嵩縣定居后首創。
背裝的主體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由3個月至7歲的兒童化妝成生、旦等角色(稱上裝人物);下部由成年男女化妝成生、旦、凈、末、丑等角色(稱下裝人物);中部(稱中節)由與本節目相關的風景、建筑、花、鳥、動物,經過濃縮造型藝術,連接上、下裝人物。按鐵架的造型形式可分為:頂垛、雙垛、袖垛、吊垛、活垛,上裝人物可做倒立和左右旋轉360度動作。
背裝的輔助部分是一個經過裝飾美化的黃羅傘。演出時,由一個演員高舉跟在垛后作旋轉動作。在排鼓、釵、鑼、鐃等民族打擊樂的伴奏中進行表演,表演規模靈活,可露天踩街表演,也可固定舞臺表演。
舊縣背裝集民間鐵藝、彩繪、彩塑和剪紙為一體,以其精、奇、妙、險、絕為主要特色,以懲惡揚善、仗義安良、歌頌愛情、尊老愛幼等富有教育意義為主題的故事為內容。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