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謁歐陽修墓
2012/4/1 17:12:30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每年農歷十月初十,歐陽修陵園所在的歐陽寺村都有一次古廟會,那年又到十月十,我一人赴歐陽寺拜謁一代文宗歐陽修墓。
出新鄭城西行十二公里,從辛店往北兩公里即到歐陽寺,來到時廟會已起。陵園前趕廟會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陵園對面搭有戲臺,臺上,著戲裝的藝人正演繹著幾百年前才子與佳人的故事。
購參觀券進入園內,見園內古柏參天,菊花滿園盛開,小徑婉埏迴轉,陵園顯得清幽而又寧靜。中殿的廊柱上書寫著:“六一居士文學史學揚三江,歐墳煙雨嵐景靄景貫長虹”的對聯(lián)。進陵園大殿,一代文宗的塑像孤獨冷僻地站立著,似在冥思一篇傳給后人的文章。
從大殿東側門到后院,那里是歐陽修和夫人薛氏的墓冢,我在墓前苦苦思索著:歐陽修生于綿州,成長于隨州,為官長江北,死于穎州,可為什么會葬于一個小小的新鄭小縣呢? 這時一學究模樣的老人來到墓前,他垂首向文宗拜謁,等他拜畢,我就帶著疑問求教于他,老人給我揭開了謎底。
歐陽修為官開封期間,私訪來到辛店崗上,他下馬向北眺望,北邊的土嶺上,一層似風似水的氣浪在微微的春鳳中霍霍閃動;他看得著了迷,就順田間小路向北走來,來到現(xiàn)在陵園前的溝里,溝里綠樹成蔭,溪水潺潺,鳥鳴花香,他詩興大發(fā),禁不住作詩一首: 百轉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他從溝里輾轉上來,看到腳下這片土地北有嶺靠,南有水依,就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于是回京城后,他向宋朝皇帝請求把這塊地賜給他為陵地,北宋皇帝答應了他,因此他死后就葬在此地。他死后,他兒子在陵園附近又購了幾百畝田地,安排了看墓人,賜姓歐陽。經(jīng)過了近千年的繁衍生息,這里就有了近千口人的歐陽寺村。
游罷陵園回到大門口時,不少人帶著孩子正在進園,我問一家長為啥讓孩子來拜文宗,那家長說:“歐陽修是一代文宗,一代文豪,為讓孩子長知識,有出息,當然要拜一拜老祖先了”。
從歐陽寺回來的路上,我腦海中一直閃現(xiàn)歐公醉翁亭記里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原標題:十月十謁文宗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碧海銀沙 作者: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