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開封美食 >> 美食與品牌 >> 瀏覽開封

開封花生糕:酥到指頭一點就兩半兒

2016/3/23 17:46:53 點擊數: 【字體:

 

    古城開封,美食繁多,吃貨們不用思考便能滔滔不絕給你念叨出一溜兒的名字:灌湯小籠包、花生糕、桶子雞、芥菜肉……在這一眾美食當中,又香又酥的花生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最甜蜜”。如今,這個起源于宋朝,后經元、明、清三個朝代600余年的古代宮廷膳食,已然成為開封漢族食品中極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
 
    曾經被慈禧指定為宮廷貢品
 
    走進開封市區(qū),隨便哪個小食品店都有花生糕,景點門前,不少店鋪以專賣花生糕為生。
 
    晚上的鼓樓廣場,燈火通明,熱鬧異常,周邊的大街小巷擠滿了人,各色小吃琳瑯滿目。
 
    它們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現場打花生糕了,橘紅的燈火中,店家身著古衫布鞋,掄著木槌,敲打著木案上用花生和各種糖做成的團子,客人們若有興致,還可以親自“砸”幾槌子,體驗一下。
 
    開封的點心有歷史文化的影響,小小一片花生糕,身世卻相當不簡單。相傳,晚清時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難,回京時途經開封,當地官員捧著花生糕讓她品嘗,她嘗過后連連稱贊,定為宮廷貢品。從此,開封花生糕名揚四海。
 
    百度百科中是這樣描述花生糕的:開封盛產花生,以花生為原料制作的花生糕,獨具地方特色,久負盛名。該品以精選花生仁為主料,輔以白糖、飴糖等。經過熬糖、撥糖、墊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成品呈片狀,多層次,顯細明網絡,疏松度強;食之酥松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為廣大群眾所喜食。
 
    做花生糕的老手藝人介紹,正宗花生糕有三大特點:純、香、酥。純,是用料純正,不摻假,花生就是花生,不能加面粉、玉米等;香,是用料好,純正的本地花生,炒熟后散發(fā)天然的香氣,即使不打開包裝,也能聞到很濃烈的花生糕獨有的香味;酥,是花生糕最大的特點,極怕磕碰,一個不小心碰一下,就要碎一大片。
 
    “指頭一點就兩半兒,吃的就是這個酥”
 
    在開封,遍地都是做花生糕的功夫高手,名氣大的有穆家橋的杜記、汴京橋的海記、鼓樓的白記等,都是老字號。不過,在一些老開封的心中,藏身于小巷的李新民李記花生糕才是“NO.1”。
 
    沒有門店,不設攤點,只在家里做。想吃的話,得去家里買。別具特色的李新民花生糕靠著熟客們的口口相傳,每天兩三百斤供不應求。很多外地熟客,還沒下火車就先打電話預訂幾十斤。
 
    打聽清楚方位,我摸進東大寺斜對面的小街,又拐了一個彎兒,遠遠地就聞到了花生香。
 
    推門進屋,外間不算大,桌子上擺著加工制作好的花生糕,一旁摞著包裝紙和包裝盒。里間是花生糕的生產作坊,面積不過10平方米,兩位戴著白帽的師傅正在忙,大大的木案上擺放著一塊塊切好的花生糕,整個房間內彌漫著花生糕的香味。
 
    “有多好吃我也跟你說不清,是不是開封最好吃的花生糕我也不敢說,不過,你要是吃上一口,估計很難再去買其他的花生糕了。”打算回新疆老家過年的李阿姨一口氣要了20斤帶走。
 
    “我們的糕太酥,稍微一碰就碎,你那么遠不方便帶吧?”聽著老板娘的好心提醒,李阿姨笑著說,家人早就習慣了用勺子吃花生糕了,“你買別家的花生糕,想掰開的話得用倆手,你家花生糕指頭一點就兩半兒了,咱吃的就是這個酥”。
 
    每天兩三百斤根本不夠賣
 
    “阿姨,咱家的花生糕這么好吃,我?guī)湍髯餍麄鳎o我講講咋做的吧!”
 
    “千萬別宣傳!現在天天做不出來,幾百斤不夠賣了,俺當家的累得都想撂挑子。”聽說我要采訪,熱情的老板娘沖我直擺手。
 
    看到這兒,您可千萬別搖頭,老板娘說的是實話。作坊生產量較小,熟練的師傅又難請到,沒辦法擴大規(guī)模,每天做出的幾百斤花生糕一轉眼就賣完了。
 
    “太累了,也不想多做。”老板娘說,無論做什么生意,夠生計就行。
 
    做花生糕不僅是個技術活,也是個力氣活,先炒花生再熬糖稀再掛糖,每鍋需要好幾道工序。盡管電爐方便,但想要把花生糕的味道做到最好,非用大鐵鍋和煤爐不可。
 
    老板娘說,花生糕制作程序繁瑣,利潤又薄,他們之所以一直堅持,是因為喜歡這門手藝,舍不得丟。“如今的孩子眼光都高,不愿意干這行,所以學做這個行當的人很少。俺當家的要是哪天真不干了,我會接著干,直到干不動了。”
 
    開封花生糕
 
    挑選上好的花生,用地鍋熬糖,花生打碎后跟糖摻在一起,和成花生糖團。用木槌把花生糖團砸開、摁扁,再用機器軋平。隨后撒上一層花生,徒手從兩邊往中間揉翻,反復多次,趁熱拉長、撕開,切成片,花生糕制成。
 
    秘訣就是“用真料,不摻假,純手工”
 
    從前,花生糕對開封人來說,是一種對外交流的奢侈品。過節(jié)走親串戶,出差給外地的朋友捎禮物,首選基本上都是花生糕。
 
    李新民今年54歲,做花生糕的手藝是祖?zhèn)鞯摹K臓敔斪隽舜蟀胼呑拥幕ㄉ猓钡嚼系酶刹粍恿耍虐鸭覀鞯臄傋咏唤o了自己的兒子、李新民的爸爸。
 
    “我開始做花生糕是在上世紀80年代,國家允許個體經營之后。”30多年前,李新民從父親那里將制作花生糕的工藝傳承了下來。
 
    花生糕的制作原料很簡單,工藝說起來也不算難,但要做得色香味俱佳卻并不簡單。
 
    李新民,人很和藹,卻不善言詞,我問了他半天做花生糕的秘訣,他只說了9個字:“用真料,不摻假,純手工。”
 
    一旁性格直爽、快人快語的老板娘,拉著我徑直走進操作間,指著大袋的花生和蔗糖邊給我看邊介紹:“花生一定得挑好的,不能有一顆壞的,炒熟,最好掰成兩半,蘸糖均勻。蔗糖必須用廣西原產地的三冠糖,絕對不能添糖精、甜蜜素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地鍋熬糖,花生打碎,摻在一起和成花生糖團;在木墩上用木槌把花生糖團砸開,或者先用粗搟面杖把花生糖團摁扁再用機器軋平;撒上一層花生,徒手或用刀從兩邊往中間翻,再弄成長條狀,反復多次;趁熱拉長、撕開,切成片片,就是花生糕成品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晚報(2015-01-23)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