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現代中國發現“漢”的故事,這更是一個立足傳統,走向未來的故事。“漢”不只是一個朝代,它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財富——漢文明。
目前,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攝制組正在走訪全國各地“尋漢”,拍攝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漢》。南陽漢畫館作為目前我國建館最早、藏品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座漢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從央視攝制組開始籌劃命題之初就受到關注,攝制組成員先后兩次來館搜集材料,并將于近日正式走進南陽漢畫館,聚焦館藏的44塊精品漢畫像石,進行為期12天的拍攝,解讀南陽漢畫故事,展示漢代雄健而博大的精神氣質。
央視聚焦“漢”,即將來宛拍攝
中央電視臺即將重磅推出的紀錄片《漢》,是一部從現實中的人、物、情境出發,嘗試采用新樣態和新表達來創作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借助漢代畫像石故事,利用漢代遺跡、文獻材料為輔助,通過對圖像故事的解讀,全面反映古代的漢人和今天的漢人各種社會關系以及對待生死等問題的態度,進而展示漢代豐富而美好的物質世界,雄健而博大的精神氣質,向世界呈現中華民族血液中原有的偉大基因淵源。
紀錄片6集,每集50分鐘,2012年正式啟動,曾先后到福建寧化、河北肅寧、山東沂南等地拍攝。昨日,攝制組主任任崇蓉來電表示,暫定于本周六來宛進行為期12天的拍攝。
44塊漢畫像石,講述“漢”故事
南陽漢畫館館藏有2500余石,央視將聚焦哪些精品?漢畫館副館長王清建介紹:“央視挑中44塊漢畫像石,其中12塊是館藏一級品,圖像涵蓋社會生活類、角抵類、舞樂百戲類、天文與神話類和祥瑞升仙類,都比較典型,極具代表意義。”
記者翻看拍攝清單,發現不僅有漢畫館的鎮館之寶“許阿瞿墓志銘畫像”,還有大廳入口處那對昂首而立的漢代大型石雕——天祿、辟邪和漢畫像石“鴻門宴”“投壺”“二桃殺三士”“牛郎織女”“嫦娥奔月”“伏羲女媧”“羽人”等。《漢》制作完成后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魅力紀錄》和九套紀錄頻道播出。屆時,全國觀眾既能欣賞到南陽漢畫粗獷豪放、浪漫灑脫的藝術魅力,又能聆聽到南陽漢畫背后的動人故事,體味漢代文明留下的生存智慧。
京渝滇粵漢畫聯展,推介南陽漢魅力
近幾年,南陽漢畫館在免費對外開放,做好資源整合研究的同時,注重讓南陽精品漢畫走出去,讓更多的異域觀眾欣賞到漢畫藝術,領略漢時風韻,感受先人留下的精神氣度。僅2013年前后,就在北京、重慶、云南、廣東等地多次舉辦各類漢畫展。
2012年3月,南陽漢畫拓片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70幅漢畫拓片及原石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參觀,展覽一度延期,從10天延長至兩個月,轟動京城;2013年11月,“楚風漢韻”南水北調水源地南陽出土文物精品展也在首都博物館開展,6幅漢畫拓片再次感動觀眾;2012年9月,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聯合舉辦的“大漢氣象”中國漢代畫像藝術展在重慶開展,30余幅南陽漢畫拓片在展覽中大放異彩,并于2013年1月至3月受邀到云南民族博物館展覽,今年11月還將至廣東省博物館布展;目前,正在廣東東莞可園博物館舉辦的南陽漢畫館館藏精品拓片展,讓廣東市民與60幅漢畫拓片有了次親密接觸。據王清建介紹,今年7月至10月,南陽漢畫館還將與南陽市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南越王博物館聯合舉辦“漢畫藝術精品展”(名字暫定),屆時30幅漢畫拓片、20塊漢畫原石、10塊漢畫像磚、120件漢墓出土文物將集體亮相。另外,南陽漢畫館與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聯合整理編著的《漢畫總錄(南陽卷)》一套20本正在后期編校,預計今年6月成冊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