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用魚骨“畫”出“非遺”神彩——訪魚骨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魏家盛

2014/7/15 15:49:41 點擊數: 【字體:

    生命頑強的松柏、綻放奪目的菊花、挺拔秀麗的竹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原來是由魚骨魚刺拼接而成的藝術品。這些別致傳神、構思巧妙的魚骨畫作品,是離休干部、原周口軍分區司令員魏家盛、買德潤夫婦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專心創作的。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魚骨畫的傳承人,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魚骨畫,魏家盛還編寫了《魚骨畫制作方法》一書,承擔起傳承魚骨畫的重任。

    惟妙惟肖的魚骨藝術
     
    走進河南省軍區第三干休所活動室的大廳,一幅別致傳神的魚骨畫——迎客松便映入眼簾:樹枝潔白清透、山峰跌巒起伏,這就是被我們視為廢棄物的魚骨、魚鱗、魚鰭等材料經過一位耄耋老人之手后,煥發出絢麗的生命力。
    
    據江蘇省《宿遷風物志》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匯編記載,中國用魚骨畫作為裝飾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清朝初年沭陽縣有人制作這種工藝,而現有名可查的就是魏家盛。
    
    “我10歲時,曾跟當地的老藝人學過4年魚骨畫,抗日戰爭爆發后,便跟隨父親參軍中斷了學習。”魏家盛老人回憶道,2006年,在母親百歲誕辰時,我制作了一副魚骨畫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母親,得到了母親和兄弟姐妹的一致稱贊。有了這次嘗試,我和老伴買德潤便一發不可收拾,共同鉆研瀕臨失傳的魚骨畫。
    
    魚骨畫看起來精巧、秀美,其實做起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選料、清洗、去油、漂白、干燥、打磨、粘貼一步都不能少。據老人介紹,魚骨去肉后經消毒和晾干處理,使魚骨有晶瑩剔透的質感,再根據形狀,構思成型在絨布上進行粘貼。
    
    據魏老說,他用魚骨作畫有兩種形式,一是取魚骨的形作畫;二是以意境作畫,先構思,然后再尋找合適的魚骨。魚骨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能夠不動刀、不用筆、不染色,依意組畫,依型入畫。
    
    “鯽魚秀氣的頭骨適合做菊花、竹子;胖頭魚那長長的細彎頭骨最像蘭花的葉子;想要魚骨白玉般剔透的效果就用蒸過的魚骨;想要斑駁的色彩感最好用煎過發黃的魚骨……”老人提起魚骨畫的材料如數家珍,而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魚骨畫就是在不斷琢磨和思索中創作出來的。
    
    2008年為迎接北京奧運會,魏家盛夫婦共同創作了“奮勇迎戰”、“五環會標”、“鳥巢”、“天涯海角”、“海角風光”、“海南度假村”等,這些魚骨畫在鄭州展出時,受到觀眾嘖嘖稱贊。

    重現異彩的“非遺”文化
    
    制作魚骨畫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加工方法,現在鮮有人進行創作,更談不上傳承。如何將魚骨畫發揚光大,成為魏家盛夫婦的首要大事。
    
    從2009年開始,夫婦倆為搶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魚骨畫,用自己的離退休金投資10余萬元購買鏡框及輔料。夫婦倆潛心鉆研、深入探討、傾力協作,將古老的魚骨畫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制作工藝不斷改進和提高。從平面畫步入立體畫;從素色畫步入五彩畫;從小型花朵步入大型花朵;從單純魚骨畫步入與各種國畫鳥類相結合;從純手工制作步入手工與磨具相結合。魏家盛夫婦創作了花鳥、山水、巨龍、盆景等300余幅魚骨畫。在今年第六屆河南省民間美術作品展覽會上,魏老的參展作品“梅蘭竹菊”魚骨組畫榮獲銀獎。
    
    為了迎接黨的十八大,夫婦倆用羅非魚頭骨做龍頭,用脊骨做龍身、四肢和龍爪,用鐵絲串起脊骨彎曲定型后粘貼而成了“巨龍騰飛”、“二龍戲珠”、“鳳還巢”、“春夏秋冬”等一批鮮活新奇的作品。在魏老的陶冶下,遠在老家的妹妹專程來到鄭州開始學習制作魚骨畫,她的作品先后在西楚文化節和沭陽虞姬文化節上展出,受到廣泛好評。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魚骨畫,魏家盛夫婦倆查閱了很多資料,編寫了《魚骨畫制作方法》一書,詳細記載了魚骨畫的制作過程、制作方法等,免費贈送給愛好者,還定期對愛好者進行培訓。在魏老的回憶錄《少拼刺刀老學藝》一書中,刊載了百余幅魚骨畫。
    
    “千姿百態魚骨頭,消毒防腐洗洗澡。潔白無瑕視如玉,作畫秀麗廢為寶。依型如畫天然美,以意粘貼巧玲瓏。中國風格立體美,古樸典雅民藝濃。”魏老創作的詩句形象地描繪了魚骨畫的制作過程和文化價值。現在夫婦倆提高了工藝技巧,主攻塑造鮮活、構思精巧的小型盆景,色澤柔和、立體感強的雙面透光花朵等典雅小作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資訊網(2012-11-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