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兩棲人 雙輝煌——記兵團作家趙天益(2)

2013/7/2 17:30:50 點擊數: 【字體:

知道。

    破財消災,一切都平安無事了。趙天益家僅僅是損失了20塊大洋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一家人遇到匪徒后被搶被殺的事情屢見不鮮。遠的不說,就說老城附近吧,匪患日劇,匪徒來了之后不分窮富,全部都搶。他們什么壞事都干得出。家產被洗劫一空后,家人又被殺被害的慘劇時有發生。

    這真是暗無天日,當地莊戶人家日日夜夜都過著恐慌不安的日子。絕大多數人吃不飽,穿不暖是一個方面,大家還沒有一點安全保障,每時每刻都在心跳加快,隨時就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漫漫長夜,似乎永無盡頭,老百姓只盼著東方出太陽,掃除害人蟲,過上太平日子。

    1947年春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橫渡黃河,攻占洛陽的炮火震撼著豫西大地,趙天益的家鄉宣告解放了。人民政府頭一件事就是清匪反霸,不到兩年時間,匪禍就被掃除干凈。老百姓揚眉吐氣了,大家坦言道,“日頭總算出來了,我們的日子總算安生啦!”

    趙天益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識文斷字的人,他們受祖上的影響,十分重視教育,家里再窮也要讓孩子們上學讀書,尤其是男孩子,將來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過上好日子。于是,到了上學年齡的趙天益就被安排到爺爺所辦的私塾里開始讀書學習了。

    爺爺個頭高大,穿著長袍,戴著清代時期的瓜皮帽,全然一個知識分子的打扮,望之儼然。他又滿腹經綸,四書五經,詩詞賦文,無所不通。

    趙天益在爺爺的嚴格要求和教導下,在私塾里熟讀并背誦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甚至還背誦了許多古詩詞和一些古文,其中包括《孟子》《論語》等等。打下了比較扎實的語文功底,為他日后從事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

    幼年時的趙天益,常常下地幫著家人干活,到邙山上拾柴,到黃河灘里挖野菜,在家還干些家務活,如掃地、抬水等。逢年過節時,和小伙伴一道上街打排鼓,扭秧歌,打腰鼓。他家毗鄰明末清初禮部尚書、大書法家王鐸故居。一有空閑,他就跑到王府端詳嵌在墻壁上的王鐸親筆字畫,回到家后便趴在地上比葫蘆畫瓢地學著寫字。

    受家人的影響,他也樂善好施,用自家的饃飯救濟更窮的人。他很懂禮貌,無論是鄰里街坊或遠來的客人來到他家,他都會很熱情,像個大人一樣問長問短,搬凳子倒茶水。他和同齡的小朋友們相處得很好,大家都是他的好朋友,鄉親們都夸小天益是個好孩子。

    家鄉解放了,趙天益就開始上學。當時是在他家后墻外的古廟(解放后改為孟津第五小學)里上學。據他的同班同學李志勇后來介紹說,當時的趙天益身體消瘦,靦腆文雅,聰穎好學,也不張揚,各門功課都很優秀,胸前飄著紅領巾。老師們經常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揚他。1952年秋,小學畢業后考入洛陽五中。這時候,他竟然連學費都交不起,幾次想退學,都被老師勸阻了。吃飯更是成了大問題,他不敢在學校里搭伙吃飯,只能從家中帶飯吃。一次只能帶上三天的飯。家里能讓他帶的就是一些高粱面摻玉米面窩窩頭、紅薯面窩窩頭、蒸紅薯和咸菜疙瘩了。周日下午來校時帶的飯能吃到周三,周三下晚自習后他摸黑翻越15里的邙山回家再背,次日雞叫三遍起床返校。由于他常常吃一些霉變的食物而導致食物中毒患上了慢性胃疼病。后孟津縣成立了中學(1954年更名為孟津一中),他就回孟津中學重讀初中,編入甲班。

    他在學校由于品學兼優,在班里一直當班長,初中二年級就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還當上了班里的團支部書記,學校里的學生會主席和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是從縣團委派來的)等職務。年年還被評為三好學生,成了全校近千名師生學習的榜樣。

    趙天益涉獵文學從中學時代就開始了。他的作文和日記常常被老師作為范文給同學們朗讀。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為了打好基礎,他除了和同學們一樣在煤油燈下上晚自習外,回到寢室后還要在自制的小油燈下讀書寫作文。除了學習課本上的東西外,還學習在幼兒時就已經讀過的古文書籍,以及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和當時蘇聯小說《普通一兵》《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燒成的》等。他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在《長江文藝》上發表作品了。
 
    到新疆去上最大的“大學”

    1955年7月,在河南省會由開封遷到鄭州不久,趙天益在孟津一中初中畢業了。這時候,國家的形勢一派大好,長期受剝削、受壓迫的廣大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徹底推翻了壓在自己頭上的三座大山,砸爛了舊世界,走上了新時代,開始了新的生活。

    新時代呼喚著新人,各行各業百廢待興,都需要建設者,都需要人才。形勢逼人,更是催人奮進,整個中國大地都歡騰起來了。趙天益作為一名應屆初中畢業生,此時此刻更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中充滿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決心繼續深造,學好本領,練好內功,成為一名國家建設方面的有用之才,接受祖國的挑選,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他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上高中考大學;二是上中專快成才,早就業。按照趙天益家中的實際情況,他還是選擇了第二條道路,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專。

    恰在此時,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負責招生的同志們來到鄭州、洛陽等地。孟津一中校長孫景云和團委書記尹成光找趙天益談話,想讓他帶頭報名到新疆軍區學校上學。他連想都沒有多想就報了名,學校里的其他幾十名同學也紛紛報了名。沒過多久,趙天益就接到了錄取通知書,說他被錄取到新疆軍區所屬學校,并要求按照規定的時間到洛陽市順城街洛陽一中報到。與他一起被錄取的孟津一中學生還有十來位。

    家里人得知這一情況后都感到十分驚訝,因為新疆離家太遠,在國邊上,不想讓天益去。無奈這是黨和國家的召喚,況且還是去上學,也就沒怎么反對。母親總是疼愛兒子,想來想去怎么也沒有想通,就含著眼淚勸兒子能不能在洛陽附近上學,將來好照顧家里。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沒有再多說什么的母親氣得癱坐在地上一時間不會走路啦。父親能說什么呢?此時的心情更復雜,想得更多。自己畢竟就這么一個兒子,祖上幾輩人都是男兒單傳。女兒是外姓人,早晚要出嫁,天益是家中未來的頂梁柱,趙家就靠他傳香火啦。現在,兒子要遠行了,他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左右為難,最后只能動情地說:“天益呀,新疆距家萬里,那里全是沙漠荒灘,人煙稀少,萬一有個好歹,以后咱家的日子咋過呀!”他聽了父親的話后無言以對,只管低著頭不說話,但心里明白,此時此刻,講什么話都不管用,都說服不了父母也安慰不了父母。自己響應國家的號召去意已決,又感覺真的對不住父母,忠孝不能兩全。

    深明大意的爺爺多余的話也不想講了,只交待孫子出門在外要照顧好自己,遇事學會冷靜處理,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多聽聽別人的意見。不過,自己也要有主心骨,遇事多用心去認真想一想后再決定;到新疆后要給家里多寫信,據實告訴你在那里的情況。說實話,爺爺能放心也放不下心。“男兒志在四方”,去吧,只要好好地就行!最后,爺爺還把孔子的一句話送給孫子,“躬自厚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讓他永遠都要夾著尾巴做人,多責怪自己,少責怪別人,這樣怨恨你的人就少啦,災禍就少啦,平平安安就是福。趙天益深深地點了點頭,表示牢記在心,請爺爺放心。

    姐姐什么話也不說,只是一個勁地哭鼻子;三個妹妹似懂非懂的,不知道哥哥去上學的地方到底有多遠,那里可能一定很好玩兒,去就去唄,想家了就回來一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天山網 2013年06月0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