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兩棲人 雙輝煌——記兵團作家趙天益(6)

2013/7/2 17:30:50 點擊數: 【字體:

的待遇,受得了也得受,受不了也得受。

    落實黨的政策

    1969年上半年,中央的政策開始有所變化,下半年就把趙天益“解放”出來了。那時候,農八師黨委成立了新的秘書科,又把他安排到這個科擔任黨委秘書。從此以后,他又開始放光了。過去的幾年,他是被放到了谷底里的一個發光體,有光也散發不出去,現在,把他重新置到了高處,有光盡可以去發揮啦。他是農八師黨委真正的筆桿子,大家都很認可他。又一次走馬上任后的他成了師黨委的重要人物,凡是農八師黨委下發的文件,都要經過他審閱。這樣一來,他的工作量就大多了。看來是個比較光彩的事情,能者多勞,實際上,可把他累得不輕。那時候,中央的文件比較多,還有兵團和農八師將要下發的各種文件,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個數量巨大的工作量。可以想像他勞累的程度啦。到了年底,趙天益就被任命為秘書科副科長,后來,被任命為秘書科科長和組織科科長。

    1972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撤消,成立石河子地委,下轄石河子市、沙灣縣、瑪納斯縣,還有18個農牧團場和20多家企業。趙天益被任命為地委落實政策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這項工作是1974年開始的,上級領導讓他帶領二十幾個人分成4個小組下到各團場和機關開展工作,開動員大會,講政策,抓落實。剛開始的時候,各種阻力非常大,工作開展得相當艱難。他們本著對黨的工作負責的態度,克服各種困難,排除一切干擾,把這項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很有成效。這期間“解放”了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老干部,使他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糾正了不少冤假錯案,正本清源,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貌。其中,一個久拖不決的無頭冤案就是由他們落實政策辦公室承辦的。這個冤案的主人翁叫駱育民,祖籍陜西,是參軍入伍的學生兵,死前是農八師政治部干部科科長。他這個人在“文革”期間成了“左派”奪權的犧牲品,不但丟了生命,連尸體也找不到啦。當時,那些“左派”給他羅織了一大堆莫須有的罪名。而剛直不阿的駱育民寧死不屈,撞到南墻也不回頭,堅決不認所謂黑線的帳,結果被活活折磨而死,而他們卻說是跳樓自殺。死后埋到哪里去了?沒有人知道,因為知情的兩個關鍵人物后來也神秘地失蹤了,曾經參與的人又死不承認。

    這是一個懸案,存在著許多疑點,趙天益他們決心要查證落實。但事情做起來并沒那么簡單,要查清這樁案子,千頭萬緒都是斷頭線,理不清楚。趙天益是個不畏艱難的人,盡管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仍然滿懷信心,一查到底。

    說駱育民是跳樓自殺,趙天益當然不信了,就去找當年看到他跳樓的那個人。答曰:“我是押著他上廁所。他進去了,我站在廁所門口,他老不出來,我才打開門,這時人已經跳下去了……”

    這種解釋讓人半信半疑,空白點很多。是誰先看到樓下尸體的?無法查到此人,又聽說是將駱育民的尸體弄到師醫院的太平間。查遍死亡人員登記簿,沒有留下任何關于駱育民的記錄。說是把駱育民的尸體埋到南山公墓了。趙天益他們思來想去,要想找到死者的尸體,就得到南山公墓去,這恐怕是惟一可行的路子了。當時正值初夏的五月,趙天益帶上落實政策辦公室的三四個同志真的去南山公墓開墓認尸。一到墓地,他們犯愁了,陵園那么大,墳頭那么多,沒名沒姓的不計其數,該是哪一座呢?大家一時間沒了主張。他們經過觀察分析后認為,駱育民很可能被埋在那個墓堆較大,形狀特殊的大墳墓里。

    墳墓打開了,里面有一大堆尸體,散發著陣陣惡臭。無奈之下,趙天益買來1瓶白酒,往大家的身上臉上灑一灑,抹一抹,并漱漱口,便頂著惡臭繼續干。他們一口氣挖出了三四具尸體,都面目全非了,不知道哪個是駱育民,連駱育民的妻子、兒女都認不清。好在尸體上的毛衣還沒腐爛。

    “他被抓走的那個晚上,是我給他套上了一件駝色毛衣……”駱妻邊哭邊無望地訴說著。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要繼續挖下去,找下去。就這樣,他們頂著惡臭又在這座墳墓里挖了起來。一共挖出了十幾具尸體,其中還有一具小孩子的尸體,最終,穿駝色毛衣的尸體終于找到了……

    駱育民的妻子認出自己親手織的毛衣,一下子哭昏了過去,駱育民的一雙兒女撲通一聲跪倒在自己父親的遺體旁哭了一陣子后,又雙雙跪倒在趙天益他們面前……后經驗尸,認定駱育民是被打死的,其中一只胳膊被打斷了。

    說句實在話,那時經趙天益他們找到的冤魂何止駱育民一個,每當死者親屬對他們感謝時,趙天益總是淡淡一笑說,“不要感謝我,我們是在落實黨的政策……”。

    從知青辦主任到一四八團場政委

    落實政策工作基本結束后,趙天益又被任命為石河子地區知青辦主任,負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工作。這是一項特殊任務,知識青年必須得到有效保護和正確領導,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否則,負責這項工作的趙天益就要負重大責任。還好,在他負責這項工作的兩年多時間里,沒有發生重大事件,只出現過一起勞動中的責任事故,也被妥善處理好了。

    1976年10月下旬,中共石河子地委任命趙天益為一四八團場政委、黨委書記。上任伊始,石河子地委書記陽煥生帶著他到一四八團場住了3天,一個營一個營地進行了走訪。

    一四八團場地處天山北坡,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莫索灣沙漠地帶,距烏魯木齊市185千米,距石河子78千米。始建于1957年12月,定名莫索灣二場。1969年9月1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編番號,改稱農八師一四八團,1975年6月,改一四八團為一四八團場。“文革”前,是國務院批準的紅旗單位之一,“文革”期間成了政治運動的重災區。團場累計虧損達500多萬元,過年時職工們想吃頓餃子都沒有白面,只得用玉米面包餃子。“文革”中,這個團場有名有姓非正常死亡的人員就有28名,其中包括農八師副師長王慕韓。另外,在沙漠深處的枯井里還有2具沒被打撈上來的死尸。

    在趙天益上任之時,這個團場的領導班子中年齡多在50歲以上,都是老資格。只有趙天益最年輕,才40來歲。上級領導給他配備了一輛北京212新吉普車。但他堅決不坐,讓其他團領導和老同志們坐,說自己騎自行車就可以了。

    吃飯的時候,食堂大師傅認為新來的政委是河南人,應該喜歡吃面條。于是特意做了面條,并打了兩個荷包雞蛋。沒想到這樣一做,不但沒有得到趙政委的表揚,反而還招來了趙政委的批評,并要求大師傅以后再不要對自己搞特殊照顧。

    從此以后的近4年時間里,在一四八團場,人們總能看到這樣一位年輕的團政委,無論到哪個連隊都是挎一個黃挎包,騎著一輛自行車,整天東奔西忙地忙碌著。他常到大田里走走看看,到職工中了解情況,喜歡召開地頭現場會。他來到一四八團場后先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然后開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是加強團部領導班子的團結,進行分工協作,讓那些有顧慮的老同志大膽開展工作;二是恢復生產,調整產業結構,引進聯產承包責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天山網 2013年06月0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