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黃樵松派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穿越火線,到解放軍陣地,給徐向前司令員送去表示決心起義的信。徐向前親筆復了一封信,信中說:“貴軍長為早日解放太原30萬人民于水火,擬高舉義旗,實屬對山西人民一大貢獻。向前保證貴軍起義后仍編為一個軍,一切待遇與人民解放軍同。惟時機緊迫,為更慎密計,事不宜遲。”高樹勛也復了一信,強調“見面后速令王回來,以便確定我們見面地點”。黃閱信,當天再派王震宇、王裕家到人民解放軍指揮部,商議起義具體事宜。
11月3日晨,黃樵松用電話把戴炳南召到宿舍,出示徐向前、高樹勛的信件。不料戴炳南看后神色大變,借口家屬在西安國民黨手中,勸黃將起義計劃推遲幾天。黃明白告訴他,已派王震宇等人前往聯絡,要戴將起義事迅速告訴各團長。當晚戴炳南回到師部,非但未向各團團長傳達,反而說服他的把兄弟旅長仵某把各團長集中看管起來,自己趕往綏靖公署向閻錫山告密。晚10時,閻錫山以召開軍事會議為名誘捕了黃樵松。次日上午,逮捕了從東山解放軍指揮部返回的諜報隊長王震宇、隊員王裕家以及同來的解放軍參謀處長普夫、翟許友。6日,經北平,押往南京。
黃樵松入獄后,明知前途難卜,但他鎮靜如常,毫無畏懼之色。他以豁達的胸懷,吟詩作文,留下來的有《臥室頌》、《驪歌》、《黑暗的早晨》和《鐵窗晚眺》等,借以發泄憤懣和抒發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黃樵松被捕的消息傳到西安,他在重池路204號的住宅被查抄。妻子王怡芳正在產褥期中,得知丈夫入獄的消息,心中悲痛萬分,拋下嬰兒趕往南京營救。
蔣介石對黃樵松計劃起義十分惱怒。黃在太原被扣期間,蔣數次致電閻錫山,要閻將黃等押解南京。黃等到南京后,蔣即指令組織高等軍法會審,由余漢謀任審判長,國防部第二廳。第三廳、軍法局、新聞局各派一人為審判官;并令“迅予嚴辦報核”。所以,黃夫人到達南京直至黃樵松被害的半個多月中,雖多方奔走,想盡辦法,也始終未能與丈夫晤面。
11月19日,國民黨國防部特別法庭開庭宣判。前一天,黃樵松已給妻子寫好《遺書》!哆z書》談到他們夫妻間十幾年的恩愛生活,談到年邁雙親和七個幼年兒女的生計,談到身后事要從簡料理。還說自己“平生酷愛藝術,今為藝術而死,夙愿得償”,勸妻子“平住氣、穩住心,很慎重地籌劃后半生的事情。”(黃樵松烈士遺書,原件存太原雙塔烈士陵園)宣判開始,法官指問黃樵松為什么要叛變?黃樵松義正詞嚴批駁說:“我不是叛變,我是不愿打屠殺人民的內戰!”接著為同伴掩護說;“宣傳部長(指晉夫)是我請來的,王震宇是我命令他去的。要殺殺我一個人,他們無罪!”晉夫大聲叫喊:“黃軍長,你沒有罪!有罪的是他們,該殺的也正是他們!死,嚇不倒我們,會有人替我們報仇的。全國就要解放,南京也一定要解放,清算他們的日子就要來到了。”(《威武不屈的革命戰士——追憶為解放太原壯烈犧牲的晉夫同志》,《山西革命烈士史料》第一輯)但法庭竟以“率部投降共軍”的罪名,判處黃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軍人逃叛既遂罪”,判處晉夫死刑。黃樵松、晉夫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11月27日,黃樵松、晉夫、王震宇三人終被槍殺于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獄刑室。就義前,黃樵松等高呼“南京解放萬歲!”“毛澤東主席萬歲!”
其后,王怡芳出重金買通獄卒運出三人遺體,置棺立碑并葬于莫愁湖畔。次年4月,南京、太原同日解放。戴炳南被搜捕,受到人民的正義裁決。
黃樵松烈士的骨灰于1979年遷往舉義地太原。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軍區、省政協及省城各界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薄一波、程子華等領導人送了花圈和挽聯。王益民代表山西省委致悼詞,稱贊“黃樵松烈士是一位有正義感、有民族氣節的軍人,是一位愛祖國、愛人民、愛和平的愛國人士,他為解放太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雖死猶生。”。這是對黃樵松最公正的評價。摘自《國民黨起義將領》,本文作者:黃蔚君 (黃樵松之女)【原標題:為太原解放獻身的黃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