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就得讓領袖的形象不受損害。
靳尚誼:成立一個改畫組。
主持人:專門負責改他們畫的毛澤東的形象?
靳尚誼:改毛澤東的形象,還有一些畫面——不是這個形象,不夠好的地方,給他改改。
主持人:今天想起來很有意思,改完以后算誰的作品?
靳尚誼:所有都不簽名,都是集體創作,當時不允許有個人簽名。這是文革的一個特點,文革現象:什么創作組。
解說:1976年,靳尚誼又開始了在中央美術美院一邊教學和一邊創作的生活,兩年后,他跟隨中國藝術考察團出國訪問,生平第一次出國,讓他大開眼界。
靳尚誼:第一次看到大規模的歐洲的經典性的作品,文藝復興以來的經典性的作品,那么對我震動很大。
主持人:這種震動體現在什么地方?
靳尚誼:體現在,就是我學了幾十年了已經,因為我1949年入學,到八十年代初,也有30多年了,好像我對一些基本問題還沒弄懂,看了原作以后,就這么一個感覺。
主持人:您會得出這么一個結論?
靳尚誼:對了,在沒有看到這些原作的時候,認為自己表現得差不多。
主持人;可以了?
靳尚誼:但是一看原作,覺得還有距離。
解說:回國后,靳尚誼帶著創作的沖動,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新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他深入到喀什、吐魯番、塔什庫爾干等少數民族地區收集創作素材。尋求在肖像油畫方面有新的突破。
靳尚誼:那個時候都喜歡畫少數民族的,比如說到藏區,到新疆維族地區,我是到塔吉克地區,去的人很多,那時候很流行到這些地區。當然在西部地區畫油畫特別合適,一個它自然風光比南方好畫……
主持人:色彩感好。
靳尚誼:油畫好畫。南方的綠顏色很難畫的,單調,另外他們的形象接近歐洲人也好畫。
主持人:用歐洲的筆法畫歐洲的形象好像……
靳尚誼:非常好,包括歐洲人畫東方人都很難。
主持人:因為本身歐洲人的立體感會更強一些?
靳尚誼:對了,他的造型,用西方這樣一種表達方式,體積空間,畫他們的臉,特別容易,一畫就很好看。中國人臉比較平,很不容易畫得好看。
主持人:所以這也是畫油畫時會面臨的一個挑戰。
靳尚誼:難題,這個形就很難畫,這個形用線描來畫,一畫就很好看,但是用明暗畫就太費事了。
主持人:這也是一種藝術跟誕生土壤之間的一種關系。
靳尚誼:對對對,您說的這個太對了。
主持人:所以您剛才說,為什么說油畫可能不光是時代的原因,可能跟文化,人種、皮膚…
靳尚誼:服裝的顏色,比如說他畫西服,有白領子,當然婦女的服裝更好畫了,顏色,她露肩的,那油畫畫起來好極了,中國要畫干部服,就非常難畫,怎么畫都不好看。
主持人:您當年就要畫很多干部服。
靳尚誼:那沒辦法,它就單調,畫面不活躍,色彩上,造型上不活躍。
解說:這次新疆之行,對靳尚誼的創作產生了很深的影響,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靳尚誼創作了一批以塔吉克人為題材的肖像作品。1983年,他的代表作《塔吉克新娘》問世,震驚了中國畫壇。
主持人:您的這幅畫出來以后,美術界怎么評論?
靳尚誼:他們覺得很新鮮,正面的文章當然很少。第一它發表得特別多。
主持人:這幅畫的發表……
靳尚誼:就這幅畫,都發,所有刊物都發表,發表的最多的就這個。因為大家都覺得新鮮,都喜歡。然后有的藝術家說了:您呀,你的藝術像歐洲似的,時間很長,現在熟了,成熟了。就是這樣一個。
主持人:但是那時候理論界、理論文章好像一開始沒跟上。
靳尚誼:不關注。因為理論關注是現代的,我是往后走,他怎么會關注呢?是不是?
解說:繼塔吉克新娘之后,靳尚誼開始了又一次探索,想進一步畫一些現實的、更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油畫。1984年,作品《青年歌手》問世,在美術界產生很大影響。這幅畫的模特是日后在歌壇聞名的歌唱家彭麗媛。【原標題:時代的肖像——訪著名畫家靳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