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北宋宰相盧多遜與水南村勝景

2013/8/29 18:24:21 點擊數: 【字體:

北宋宰相盧多遜與水南村勝景
盧多遜紀念館 (記者 張杰 攝)
北宋宰相盧多遜與水南村勝景
談到宋朝宰相盧多遜,有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稱982年,盧多遜在貶赴海南途中,于一個地處偏僻的小驛站,遇到了一個對京城舊事頗為熟悉的老嫗,并留下了一段令人感慨的對話:

  盧多遜:老人家從哪里來?為什么居住在這個荒野之地?

  老嫗:我本生于中原的士大夫家庭,有個兒子在朝廷做官。那時盧多遜是朝中宰相。有一次,他讓我兒子去誣陷別人,我兒子沒有答應,盧多遜懷恨在心,并在不久之后找了一個借口,加害于我兒子。

  盧多遜疑惑地問道:后來呢?

  老嫗:后來還能怎么樣?只能舉家逃到這個荒郊野嶺,茍全度日。幾年后,我兒子和家人相繼離世,唯我孤獨存活于此。

  盧多遜頓露驚愕之色。

  老嫗繼續道:我如今居住在驛站的一旁,并不是沒有別的意圖。我想盧多遜恣行不法,終有一天會被朝廷流放南荒,我或許能在此地見到他……

  如遇天雷轟頂,盧多遜無言以對,惶然離去。

  假如這個故事屬實,那么前人則是以道德的善惡來評議政治上的是非曲直,將一個復雜的政治事件簡單化了。其實,任何一個被流貶到海南島的重臣,背后都有著一番你死我活的政治爭斗。權位越高,遭打擊的力度也越大,而流貶海外之地的崖州,應是當時最殘酷的懲罰了。宰相盧多遜,遭遇的正是這樣的命運。

  禍起“結黨營私”

  據《宋史·盧多遜傳》記載,盧多遜為河南懷州河內(今沁陽市)人。五代末期周顯德初年(公元954年)舉進士;宋太祖開寶元年冬(公元968年),任翰林學士;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公元976年),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后任兵部尚書。盧多遜博涉經史,聰明強記,文思敏捷。史書說,他是一個善于揣摩皇帝心思同時又是一個富有才干的人,所以曾一度得寵:宋太祖好讀書,每取書史館,盧多遜必向吏令打聽書目,先通閱覽,待太祖問及書中事時,則對答如流。再后來,盧多遜成為宋初的朝廷重臣、居相位,集政治家、軍事家、史學家、詩人于一身。然而,政治風云多奇變,盧多遜在一夜之間成為囚徒,史書記載他涉連秦王趙光美“結黨營私”案。

  “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九年(公元976年)10月在‘斧聲燭影’中暴亡,而當晚其弟趙光義‘留宿禁內’,大有殺兄奪位之嫌。趙匡胤母杜氏,生匡濟、匡胤、光義、光美、匡贊兄弟五人。據說杜太后談到皇位繼承問題,諭示太祖百年之后,當立趙光義。宰相趙普在病榻前記下誓言,末尾署上‘臣普記’,把誓言藏在金匱之中,這即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三亞文史專家周德光一臉肅容地講述著:“973年,宋太祖趙匡胤封弟光義為晉王。976年,宋太祖卒。趙光義繼位,即為宋太宗。太宗封親弟趙光美為齊王,封兄趙匡胤長子德昭為武功郡王,位在宰相之上。979年10月,宋太宗封弟齊王趙光美為秦王。”

  “這一段看起來似乎很平靜。然而,平靜的表面蘊藏著驚險的巨浪。”周德光說,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盧多遜告宰相趙普當初不想立宋太宗,宋太宗因此疏遠了趙普,趙普郁郁不得志,也因此埋下兩位宰相的嫌隙。此時宋太宗的舊臣柴禹餳、趙镕、揚守一卻狀告秦王趙光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威脅太宗王位。宋太宗問已經失勢的元老趙普,趙普表示愿備樞軸,觀察奸變,同時陳說自己忠于朝廷反為權幸誣告,暗指盧多遜陷害忠良,進而把受杜太后之托寫“金匱之盟”等事作了說明。宋太宗打開金匱,得誓書,又查閱了趙普所上表,證實了趙普所說,解除了對趙普的誤解,再拜他為司徒兼侍中,封為梁國公。

  “政治力量已經發生了變化,處在浪尖的盧多遜難逃厄運。”周德光頗帶惋惜地說,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有人告秦王光美欲乘宋太宗幸西池時叛亂,宋太宗借機罷了秦王開封尹職,改為西京留守。據“金匱之盟”,傳位順序是宋太祖傳宋太宗,宋太宗傳趙光美,光美傳德昭。德昭已死,光美深感不安,宋太宗以傳位事等問趙普,在趙普的暗合下,決定放棄“金匱之盟”,立自己的兒子為王儲,秦王趙光美不久變成了囚徒。而盧多遜與秦王交往甚密,常以中書機密告訴秦王。秦王失寵,盧多遜自然入獄,初判死刑,誅斬九族。宋太宗念其身居相位,久事朝廷,下詔削奪其官職及三代封贈,全家發配崖州。于是,出現了開頭的一幕。盧多遜也成為宋朝最早被貶來海南的重臣。

  水南風景最堪夸

  作為詩家,盧多遜落荒來到海南南部的水南村,曾一度萬念俱灰,絕沒有想到這里還有學人隱士。當他發現實際情形與他的想象斷然相反之后,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了極大的變化,于是,他要以詩抒發自己的情懷。在他留下來不多的七律詩中,傳誦千古的《水南村為黎伯淳題》(二首)深受崖州人士的鐘愛。提起水南村,必定離不開這兩首詩:

  一

  珠崖風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門。

  鸚鵡巢時椰結子,鷓鴣啼處竹生孫。

  魚鹽家給無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

  遠客杖藜來往熟,卻疑身世在桃源。

  二

  一簇睛嵐接海霞,水南風景最堪夸。

  上籬薯蕷春添蔓,繞屋檳榔夏放花。

  獰犬入山多豕鹿,小舟橫港足魚蝦。

  誰知絕島窮荒地,猶有幽人學士家。

  風景優美、人文薈萃的水南村,在盧多遜到來之時已經是宋朝崖州州治和寧遠縣縣治所在地。它面對南山嶺,清凌凌的寧遠河繞經村北,居民祖先多由中原遷徙而來,民風淳樸,尚詩文,村中孩童未曾上學卻能寫一手好書法的人并不少見。一位名叫黎伯淳的水南村人,是一名隱士,后成為盧多遜的好友。盧多遜稱他為“幽人學士”,可見黎伯淳非等閑之輩。

  周德光說,這兩首詩在描寫崖州田園風光的詩中極有代表性,早已經成為水南村最有特色的名片。詩歌真實描繪了一千多年前崖州的自然風貌,記錄了崖州富足、美麗、有文化流韻的民情風光,讓今天的人們得以窺見崖州當年的社會生活狀況,意義很不一般。詩人抒寫了遠離帝京政治生活的繁復、向往世外桃源生活的美好愿望,真切感人。鸚鵡、鷓鴣、椰子、竹子、薯蕷、檳榔,還有山嵐、海霞,小舟橫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水南清明上河圖”,生動細致地反映了水南村的世外繪景,可圈可點:魚鹽家給、禾黍年登、多豕鹿、足魚蝦。邊地民眾過著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生活,哪里像傳說中的那么可怕!尤其讓盧多遜感慨的是,這里民風淳厚,竟有林下之風!真是不是桃花源,勝似桃花源,實在是“水南風景最堪夸”!詩人對水南村的深厚感情,對海南山川風物的熱愛,對黎伯淳隱居生活的羨慕和對黎伯淳為人的敬重躍然紙上,今天讀來,仍令人怦然心動。

  周德光說,盧多遜畢竟是文人本色,雖身處逆境,身為流配的罪臣,卻能以達觀開朗的胸襟,樂而忘懷去贊美貶地淳樸富饒的自然美景,詩歌用詞洗練,明白如話,頗得白居易之神韻,筆下的田園生活、樂與地方名士交往的情趣,顯見詩人精神境地的超邁與善于發現生活之美的能力。這就不是一般被貶的朝官所能相提并論的了。

  一代名相崖州留芳

  “孤魂千里不歸去”,盧多遜最后死于水南村,雖留下幾多遺憾,但如今盧氏已成為海南大族,人口幾萬。一千多年后的2007年6月5日,在盧多遜貶所的故居遺址水南村,三亞、瓊海、陵水等地的盧氏子孫及海內外盧氏家族捐資修建起了一座肅穆的殿堂———盧多遜紀念館,緬懷先祖,彰顯精神氣脈。

  占地700多平方米的紀念館,坐北朝南,仿古建筑,歷時兩年建成,設有前門、后殿、東西廡廊等,盧多遜塑像安放在后殿中央,神情安祥,目光深邃,仿佛在照拂著千年后前來拜望他的子孫們。館內美術、書法、攝影、楹聯等藝術作品,也仿佛在默默述說著盧多遜流放崖州的故事……

  “你能從中感受到相門家風撲面而來:盧氏后人中不乏詩人、書法家,晚清以還,崖州學人多出自盧氏家族。”周德光先生說,洗去歷史塵垢后的盧多遜呈現出一派名相風范,他留下的行跡和詩篇將使他的精神氣脈在崖州大地上得以延續,成為崖州文化不可遺漏的歷史篇章。

  宋朝名相盧多遜曾輔助過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平定內亂,統一疆土,并主持編修《五代史》、《開寶通典》等國家典籍。他的歷史地位和貢獻史有公認。公元982年,這位開國有功的宰相,身陷皇室權力斗爭,全家被發配至崖州,于三年后在客居的崖城水南村謝世,時年52歲,留下盧氏一族,繁衍至今。

  在水南村的三年間,盧多遜與當地村民密切相處,感情甚篤。他喜愛水南村古樸的民風和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寫下了優美曠達的《水南村為黎伯淳題》等著名詩篇。謫居天涯,盧多遜感覺崖州并非可怕的窮途。后來流貶于儋的蘇東坡曾詠嘆的“多謝珍禽不隨俗,謫官猶作貴人看”,盧多遜早就體味到了。他以自己充滿情感的詩篇讓水南風景名傳天下,讓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流放之地的形象變得溫柔可親起來。

  這一講,讓我們繼續跟隨三亞文史專家周德光的腳步,走進盧多遜曾經留影的美麗村莊,追尋那前塵往事。(記者 蔡葩)【原標題:北宋宰相盧多遜與水南村勝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海南日報 2008-09-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北宋開國宰相盧多遜在崖州史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