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夢蝶、遲捷、賈富威……對于中國足壇來說,或許這只是三個陌生的名字,但對于臨潁,一個地處河南省中部,面積821平方公里,人口75萬的小縣城來說,卻是三個響當當的名字,因為當地人相信,他們的存在,能幫助臨潁實現“打造足球強縣”的目標!
小小的臨潁或許肩負不起“拯救中國足球”的重任,但至少,第一步、最基層的一步,要從臨潁扎實地邁起!
梁夢蝶,帶著足球一起飛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是萬萬不會把莊周的“夢蝶”和球場上的“對抗”結合在一起的,但梁夢蝶,卻是這樣有趣組合的締造者。
臨潁縣足球聯賽決賽階段比賽的賽場上,代表臺陳鎮水車梁小學出戰的梁夢蝶是當之無愧的小球星:繼首日比賽幾乎憑借一己之力輕松擊敗對手后,第二天又在與勁敵孟莊小學的比賽中獨中三元,率領自己的球隊以4比2獲勝。梁夢蝶的突出表現甚至得到了現場觀戰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薛立的贊揚,薛主席高興地說:“如果臨潁能培養出一百個、一千個小夢蝶,那中國女足的再次崛起就有希望了。”
這已經不是梁夢蝶第一次得到業內人士的首肯,早在半年前,河南省體校的朱金梅教練就已經看中了這個“很有范兒”的小姑娘,只是因為年紀太小(今年才剛上四年級),不符合省體校“最低年齡14歲”的要求,才沒能進入更高一級的球隊。但是梁夢蝶的啟蒙教練雷春民說,她走專業的路子是遲早的事。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梁夢蝶,成為和她一樣的“足球明星”,但所有的孩子應該可以享受到足球的快樂。截至2011年,臨潁縣像梁夢蝶這樣可以親身參與足球項目的孩子已經達到了5000多人,這其中還不包括自發參與足球項目的孩子,這里的“5000人”指的是每天接受足球訓練、指導不低于1小時的孩子!除此之外,臨潁縣還有足球訓練基地101所,男女足球隊348支,專兼職體育教師617名,并能保證每周開展一節足球課。
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共同牽頭組織“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時候,其目的就是在基層打造最厚實、最實在的足球基礎和傳統,而臨潁,一個位于河南中部的小縣城,卻早已提前實現了這樣的目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臨潁,真的和梁夢蝶的名字一樣,帶著足球一起飛了起來。
遲捷:因為愛所以來
53歲的遲捷并不是臨潁人,甚至不算河南人,十幾歲的時候,他跟隨北京的父母來到鄭州支援建設,幾十年過去,便把根扎在了河南。
年輕的時候,遲捷踢過河南省隊,退役之后,領導安排他做過一段時間曲棍球教練,但心系足球的他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到河南省體校做了一名專職足球教練。去年10月,作為臨潁縣的合作單位,河南省體校決定選派一名有能力、有經驗的足球教練支持臨潁縣足球發展,遲捷便義無反顧地來到了距離鄭州百余公里的臨潁,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工作總要有人干,我只是干了一名基層足球教練最該干的工作。
遲捷的到來解決了臨潁縣的燃眉之急,雖然“足球人口”一再攀升,教師數量也有所增加,但畢竟專業人才缺少,尤其是有能力幫助孩子更進一步的專業教練更少。雖然在中國足協的幫助下,臨潁縣已經搞過幾期草根足球、D/C級教練員培訓班,但還是無法解決學校足球教練水平偏低的問題。
遲捷說,搞過足球的人都知道,孩子啟蒙教練的水平如何,很有可能影響一個孩子一輩子的足球發展,臨潁有很好的足球環境、足球氛圍,但教練水平是個大問題,我來這里,主要就是解決這一問題。
每天早上,遲捷都會堅持一段時間的跑步鍛煉,然后到臨潁縣城的幾所重點學校“巡查”一番,一方面親自教一下孩子踢球,另一方面還要糾正教練們不正確的訓練方法。七八個月下來,這幾所學校的孩子和教練的水平已經得到了穩步提高,在臨潁縣足球聯賽決賽階段的比賽中,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當記者將“背井離鄉來到臨潁會不會感覺孤單”的問題拋給遲捷的時候,這個憨厚的中年漢子笑著說:“我也不想唱什么高調,但我真的是愛足球,愛我現在的事業,要不原來也不可能接受這項任務,既然來了就要把工作做好,我也希望將來能有更多人來這兒,讓我們一起扎扎實實把臨潁的足球工作做好。”
賈富威:搞足球是一種態度
作為臨潁縣教體局分管足球的副局長,看到臨潁足球的進步,賈富威比誰都高興。
“說實在話,當初決定搞足球,并沒有想要把臨潁縣打造成什么‘足球縣’,甚至也沒想培養出多少足球人才,只是希望豐富一下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讓他們在健腦的同時也能健身。”賈富威說。的確如此,在2008年之前,臨潁縣幾乎沒有任何足球基礎,學校所謂的“足球場”,也不過只是一塊塊菜地。
但在教體局、縣政府、市政府的有力組織和領導下,兩年多的時間,臨潁縣就實現了“校校有球場、人人有球踢”的目標,他說:“當初學校是自己開著拖拉機來鏟平球場,學生們是自己帶著草種種上草的,現在想來,真的不容易。”
不容易的絕不僅僅是這些“硬件”,還有“軟件”,賈富威介紹說:“搞足球最大的問題肯定是體教結合問題,我們現在搞足球訓練,完全是建立在課余時間基礎上,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在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政策上,對于足球特長生也有一定的傾斜。而且從今年的中考開始,臨潁縣就已經組織了相應的足球加試,這無疑又增加了學校、家長、學生參與足球的熱情和信心。”
打通了“普及”的通道,賈富威還不忘“提高”,他說:“我們計劃今年組織一個足球試點學校,從全縣其他學校甄選有培養價值的苗子進入這所學校,學校日常訓練由我們的專業教練來帶,課程也由從各校抽調的最好的文化課老師來上,這樣他們足球水平不但能提高,文化課也不會落下,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而且我們這個學校的性質完全公益,不會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并會義務向省體校以及河南各級別足球隊輸送人才。”
賈富威常說一句話,足球是一種態度。的確,真正的足球應該無關名利、無關欲望、無關目的,而只是態度,一種不懈堅持、永不放棄的態度。但愿賈富威的“態度”能夠感染更多人,讓臨潁的足球模式真正在祖國大地生根發芽。凱 旋【原標題:3人撐起臨潁足球希望 348隊5000人造足球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