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謝延信 大孝至愛感動中國

2013/9/3 11:43:29 點擊數: 【字體:

 人物

  原名劉延信,1952年出生,原籍河南滑縣半坡店鄉,河南焦作煤業(集團)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機電科工人。1973年他與同村姑娘謝蘭娥結婚,1974年謝蘭娥生下女兒后不幸患產后風去世,他主動改名為謝延信,30多年如一日侍奉癱瘓的岳父、患病的岳母和呆傻的內弟,榮獲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尋找感動中國的礦工——十大杰出人物”“中華孝親愛老之星”等榮譽。2007年9月18日,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2008年2月17日,入選2007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故事

  一個平凡的礦工,與妻子結婚僅一年,妻子就因患產后風離開人世。從此,他擔負起替亡妻照顧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內弟、癱瘓的岳父的責任。這擔子一挑就是30多年,至今無怨無悔。謝延信的事跡已經多家中央級媒體采訪報道。今年2月17日,他的名字又進入了2007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名單中。

  一句承諾的堅守

  1973年4月16日,21歲的河南滑縣青年劉延信與同鄉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1974年7月,謝蘭娥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卻不幸患上產后風。自知來日不多,謝蘭娥鄭重向劉延信囑托:“你是個好人,可惜我沒有福分和你一起生活了。我死后你再找一個媳婦好好過,孩子我倒不擔心,只是你要替我繼續照顧好我的父母和弟弟,不然我死不瞑目。”劉延信握著妻子的手,鄭重地承諾:“岳父岳母也是俺的親爹娘,內弟就是俺的親兄弟。你放心吧。”聽到丈夫的承諾,妻子含笑去了。

  然而劉延信面臨著這樣一個現實:岳母有肺氣腫、胃潰瘍,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惟一的內弟先天呆傻,連生活都難以自理。看著兩位老人痛不欲生的樣子,想著愛妻臨終時的囑托,劉延信跪在岳父岳母面前:“爹、娘,蘭娥不在了,我就是你們的親兒子,你們有病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終!”

  辦完喪事,岳父一個人去了300多里外的焦作煤礦上班。劉延信把岳母和內弟都接到家里,安頓下來。那時是掙工分吃飯,他每天忙完外頭忙家里,岳父有時也捎點錢來,一家人雖然清貧,但生活還算溫馨平靜。為了讓老人安心,他毅然改了謝姓。

  一份責任重如泰山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1979年春天,岳父在煤礦宿舍深度中風,被工友送到醫院搶救。在與死神頑強搏斗了7天7夜后,老人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卻永遠失去了站立的能力。

  現在,家里一病、一癱、一傻、一幼,沒有一個不需要照料的。面對苦難,謝延信沒有怨言,他用肩膀扛起殘破的家。

  為了方便給岳父治病,在岳父單位的幫助下,他們在職工臨時招待所找到兩間9平方米的小房,開始了異地的艱難生活。平時,謝延信一邊伺候岳父,一邊抽空到附近的磚窯場打零工。1983年,謝延信在朱村煤礦當上了一名掘井工。老人患病后,大便時常干結,延信就用手一點一點地給岳父摳;岳父患肝硬化引起雙腿浮腫,他每天用熱水給老人燙腳、按摩。怕岳父躺久了得褥瘡,他按時給老人翻身,每天背老人曬一次太陽。老人臥床18年,從未生過褥瘡。為從嘴里省點錢給兩位老人看病,謝延信春天到地里挖面條菜,夏天挖馬齒莧,秋天到地里拾紅薯葉、紅薯梗,冬天拾別人扔掉的白菜幫,自己腌制的十余種四季小菜成了他一日三餐的菜。

  1996年8月,69歲的岳父走到了生命的盡頭。8月28日下午,已昏迷兩天兩夜的老人突然睜開眼睛盯著謝延信,嘴張了張卻發不出聲音。謝延信知道岳父還有兩件事放心不下,他把岳父的頭放到自己懷里,對老人說:“爹,您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不會讓娘和弟弟餓著。娘百年后,讓弟弟跟著我,絕不讓弟弟受一點委屈!”聽罷他的話,老人兩行熱淚從深陷的眼窩里流了出來,帶著無盡的依戀和感激,安然地走了。

  一片真情感動中國

  謝延信的妻子去世后,有很多人給他介紹對象,謝延信開出的惟一條件就是:絕不能丟掉這個家。親戚朋友給他介紹的對象,一聽他的家庭結構,要么不理解,要么嫌負擔重,都退卻了。

  1984年9月,一位善良的農家女謝粉香走到了謝延信身邊。謝延信說:“同我結合,以后會比別人吃更多的苦。”謝粉香說:“既然選擇了你,就不怕吃苦受難,有難我們同擔,有苦我們同吃。”就這樣,他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謝粉香像對待親媽和親弟一樣,對二人照顧得無微不至。

  如今謝延信的老岳母身體比以往好多了,而謝延信的身體卻每況愈下。謝延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說:“我現在也不行了,好在有我妻子在。即使是我不行了,我相信我妻子也會像我那樣繼續照顧好老人。”謝粉香告訴記者,如果她怕吃苦,就不會和老謝走到一起來,她會盡力照顧好這個家庭的所有人。

  33年里,謝延信把中華民族的孝道體現得淋漓盡致。謝延信這個普普通通的礦工,正在感動越來越多的焦作人、河南人,以至全中國的人。

  對話

  養老  僅有“謝延信們”是不夠的

  謝延信的善舉感動了很多人,但是一個相關的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怎樣保障孤寡老人的生活?

  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43億,也就是說,每十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很多地方的比例還更高,上海鄉村的老齡化水平甚至達到了13.73%。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水平的提高,農村老年人的贍養問題凸現出來,僅僅依靠著謝延信這些好人的善舉,能解決老人們的贍養問題嗎?面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相關政府部門又該做些什么呢?以下是央視《新聞會客廳》欄目對這些問題的探討。

  記(以下為主持人李小萌的采訪):這是民政部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張世峰先生,我想謝延信師傅的事跡,您以前肯定就知道。作為您,兩個身份,一個是為人子女的身份,一個是民政部官員的身份,對于這樣的事情,您的感受是怎樣的?

  張世峰(以下簡稱張):我覺得謝延信更主要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尊老、養老和誠實守信的這種美德,是愛心,善心,孝心,包括責任心。這幾個“心”字,恰恰是我們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基礎。

  記:我們都看到其精神上閃光的地方,像您說的善良、愛心、誠信,但我們把贍養老人看成一個社會問題的話,僅有這些像謝延信這樣的善良人的善舉夠嗎?

  張:那當然是不夠的,事實上關于解決中國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的生活問題,歷來是我們國家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的一個問題。簡單舉個例子,就從本世紀初開始,2001年至2004年,民政部啟動了全國的老年福利服務的星光計劃,運用了民政部自身的本級福利金帶動地方財政的投入,多達幾十個億。在全國城市社區建立了三萬多個星光老年之家。我相信大家在北京市的街道上也經常可以看到,就是為老年人服務的。

  記:那是不是說,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 2008年02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