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偶像毛主席的“親密接觸”
老謝第一次坐火車,一宿都沒睡著 ,可第二天仍然起得很早。他告訴記者,最想去的地方是天安門和毛主席紀念堂。54歲的老謝和他大多數同輩人一樣,對天安門和毛主席有著特殊的感情。家中一角懸掛的毛主席畫像是他的精神寄托,到北京看毛主席是他從小就有的心愿。由于周一毛主席紀念堂不開放參觀,老謝的圓夢之旅分成了兩部分,第一天先看天安門,第二天再參觀毛主席紀念堂。
“這磚不怕臟是吧?”老謝反反復復撫摸著沿路天安門城樓的灰色城磚,喃喃地說著。一步步登上城樓,老謝臉上閃著興奮的光,嘴巴笑得合不攏,腦出血落下的行動不便后遺癥此刻似乎也減輕了。老謝好奇地東摸摸,西看看,又扶在在欄桿前面不住張望著天安門廣場。“真大呀!廣場真大呀!”他拉著老伴兒謝粉香開心地說,“當初毛主席就是站在這兒的!”
焦煤集團的領導給老謝夫妻一人買了一個毛主席像章,老謝把它帶到了胸前,不時摸一下。在天安門城樓里面,老謝擠進旅游紀念品銷售柜臺,挑了又挑,選了又選,看中了一個鍍金色帶底座的毛主席雕像。“這個形象好,金色的,有底座。”100元,老謝雖然覺得貴了點,但還是讓妻子掏錢買下來,帶回去擺到家里。
參觀毛主席紀念堂的時刻終于到了,老謝手捧著一支黃菊花,隨著參觀的人流緩緩向前移動著。“俺激動哪,年輕時候家里窮,沒有機會來,現在終于來看您了!”老謝在毛主席塑像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輕輕地把菊花放在塑像前面,眼里滾動著淚花。他虔誠地凝望著毛主席的遺體,戀戀不舍地走出瞻仰廳。
在紀念堂南門出口,老謝又買了兩串印著毛主席像的掛飾,一串準備掛在家里,另一串帶給女兒。“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雖然腦出血后遺癥影響了老謝的記憶,他還是能背誦出《紀念白求恩》中的句子。“我年輕時會背毛主席的很多著作,老三篇等等。雖然我不是共產黨員,但毛主席影響了我的一生,他教會我怎么做人。”帶著一臉的滿足和幸福,老謝緩步離開天安門廣場。人民網記者 王倩【原標題:圓夢在春天――中原孝賢謝延信北京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