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延信:平淡生活中的大孝至愛
2013/9/3 15:36: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黃連雖苦,飲后舌根下卻有甜的回味;糖精水是甜的,使用過度則變成苦水。充分表明,有苦才有甜,甜與苦相連,甘愿常吃苦,才能常久甜。”這是謝延信送給女兒的一首詩,也是他做人的信條。
如今,謝延信在全國已經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了,他并不是什么行業英雄、勞動模范,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他的事跡平平淡淡,卻又流露著感天動地的至善至孝。與以往的采訪不同,當我們到達河南,聽了許多情況介紹后,卻沒有見到這位主人公,直到第二天上午,我們才見到這位大孝至愛的謝延信。
并不是出了名,架子大,而是因為照顧亡妻多難家庭32年積勞成疾。2003年,謝延信因腦出血三次進醫院搶救,雖說暫無生命之憂,卻落下了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行動不便的后遺癥。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聽謝延信說的最多的就是“記不得了”,雖然主人公說的不多,但是他的家人、鄰里、工友、領導依舊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謝延信。
32年前的承諾直到今天
1974年9月,悲愴的陰云籠罩著滑縣半坡店公社車莊村劉延信的家庭,好心的村民走了一撥兒,又來了一撥兒,大家都是到劉家去安慰突遭不幸的劉延信和他父母的。
一年前,劉延信與本村姑娘謝蘭娥結了婚,建立了家庭。婚后,劉延信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妻子蘭娥很快融入了這個和睦的家庭,孝敬公婆,與妯娌們相處很好,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
1974年9月,謝蘭娥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嬰,劉延信初嘗為人父的滋味兒,更是糖中放蜜,甜不待言。
就在嬰兒剛過滿月時,蘭娥得了產后風,命如懸絲……
當時并不完備的醫療衛生條件,蘭蛾深知產后風意味著什么,她對守在病床前的劉延信說:“延信,我怕是不中了。要是真有那一天,你要照顧好咱爹媽和咱那苦命的傻弟弟。以后再找人家,只要對咱閨女好就行。”
一對新婚剛剛一年的新人,四目相視,淚流滿面。劉延信雙手捧著腦袋,他不知此時是該點頭,還是搖頭……
劉延信的真情并沒有挽留蘭娥的生命,在他女兒出生40天后,謝蘭娥帶著千般留戀、萬般牽掛,離開了這個世界。
望著棺木中的妻子,看著悲痛欲絕的岳父、岳母,瞥見跑來跑去不知發生什么事的傻內弟,劉延信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決定――
他“撲嗵”一聲跪倒在岳父岳母面前,“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爹、娘,蘭娥不在了,從今以后,俺就是您的親兒子!您放心,今后的生活俺來管,百年以后俺替蘭娥為你們二老養老送終。”
也許謝延信沒有想到,這一跪,竟跪出的是32年男子漢字字千鈞的終生承諾;這一跪,跪出的是他心昭天日的忠貞孝心;這一跪,跪出的是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
改劉為謝 入贅當上門女婿
一句“蘭娥不在,俺就是您的親兒子!百年之后俺送終。”令劉延信承擔起了謝蘭娥家的全部責任。多病的岳母、癡傻的內弟令這個家負擔沉重,但是劉延信并沒有退卻,以一個男人的孝心、愛心、責任心支撐起了這個家。
謝蘭娥去世的時候,劉延信才22歲,再組家庭是早晚的事情。可是,這卻讓岳父、岳母擔心不已:延信再婚就會有自己的小家庭,多病的二老、癡傻的內弟,誰老照顧?沒有延信,這個家誰來照顧。
二老的擔心,延信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做了一個誰都沒有想到的決定――改姓!
從此,22歲的劉延信選擇了謝姓,改名為謝延信。
提起改姓這件事,還頗費了一番周折……
改姓在農村是個大事,為了這事,謝延信把11家的“延”字輩兄長叫在一起商量這件事情。可商量的結果,大多數兄長是不同意的,他們覺得,改姓會讓劉姓家族的人不舒服。
可是謝延信卻鐵了心要改,別看平時的謝延信脾氣好,總是樂呵呵的,要是犟起來,那是誰也勸不動的。當大多數家族兄長表示反對的時候,謝延信說,“蘭娥去世后,岳父、岳母很擔心我再婚后就不照顧他們了,家里條件也不寬裕,他們就更不放心了,我肯定會侍奉老人直到為他們送終,既然起了孝心,就不如把姓給改了,讓他們放心。”聽到這里,兄長們除了同情,更多了一份理解,原來最反對的堂兄劉延 還親自幫謝延信辦了改姓的手續。
苦著自己為家人 十多年不知水果味
為了支撐這個家,謝延信吃了很多苦,他從沒買過皮鞋,一雙解放鞋一穿就是6年,一件襯衫白天穿、晚上洗,一穿就是10來年;家里買的水果從來舍不得吃一口,全都留給岳父母和傻內弟,10多年來不知道水果是啥滋味。直到現在,他買過的最貴的衣服也才30多元錢,當自己問謝延信,苦不苦時,他樂呵呵的說:“不苦,就是老百姓過日子唄。”
謝延信最難的日子就要算老岳父癱瘓臥床的那段時間了。
1979年,岳父謝召玉在朱村礦患腦中風,癱瘓了。在岳父長達18年臥床的日子里,謝延信每天都把老人背出來,曬幾小時太陽,給老人經常翻身,抹爽身粉,18年來,老人從來沒得過褥瘡。
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僅靠謝召玉一個人的病休的工資捉襟見肘,為了生活,他到野地里挖野草,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菜葉,回到家里,洗干凈,腌起來,這就是一日三餐的菜了。為了省3塊錢路費,謝延信每次回老家,從焦作到滑縣150多公里的路都是騎自行車,一大早出發,到了晚上才能騎到家,一進門累得動都動不了,一頭就扎到炕上,心疼得老母親失聲痛哭;為了省錢,至今他沒有坐過火車。1990年,過度勞累的謝延信患上了高血壓病,他不舍得買藥,聽說醋泡黑豆能降血壓,一吃就是十多年。
可是對待岳父岳母,延信卻從沒含糊過。
1984年,謝延信頂替岳父,成了朱村礦掘一區的一名工人。老岳父愛聽豫劇,謝延信上班第一月,就用一半工資給岳父買了一臺收音機。傍晚,從謝召玉家常常傳出,謝召玉、謝延信爺倆合著收音機哼唱豫劇的聲音。
老岳母馮季花患有肺氣腫,受不得涼,一貫生活儉樸的謝延信,二話不說,花了700多塊錢專門為老人在房間里安裝了一套土暖氣,可是自己的房間卻沒有裝。鄰居說:“要安干脆倆房間都安算了”,謝延信卻說:“我還年輕,不怕冷。”
對女兒的愛盡在不言中
從1974年開始,為了能安心照顧老岳父一家,謝延信只得把女兒送回老家由父母照顧,從此,父女間共同生活的日子少之又少。
大女兒劉變英對童年時父親的印象并不深,因為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太少了。但是有幾件事至今讓她難以忘懷……
變英16歲那年,春節前父親回家辦事。她有生以來第一次向父親要錢,和姐妹們去鄉里玩,父親從口袋中掏出了5元錢。
16歲正是姑娘們愛美的花季。在半坡店鄉同去的姐妹們有的買過節的新衣服,有的去買各種化妝品,而變英手中攥出汗的5元錢,什么也不敢買。父親再婚后,又生了一個小妹妹,長得十分可愛,變英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