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宅院建造至今已有120多年歷史,幾十年來雖然有不少木構件和雕飾遭到破壞和拆除,部分房頂塌損。但從整體看,除后花園已全部被毀,紅旗幼兒園改建為幼兒教室和活動室外,整個建筑大體上仍然完好。特別是順河房管所占用的西院后兩進院,每年都進行了必要的維修,保護得較好。院中一株120多年樹齡的海棠樹,至今長勢旺盛,見證了劉家宅院的興衰。令人稍感遺憾的是西院第一進院住的人家亂搭亂建,破壞了古建筑的統一和諧調。
四、“國保”昭示著新的開始
作為大官僚之女、大地主之妻的劉青霞,勇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背叛清朝和封建地主階級,毀家紓難,投身于革命事業。興辦學校,造福鄉里。其道德、人品一直為人民所敬仰。保護好她的故居,也一直是許多人的共同愿望。市文物主管部門順應人心民意,積極向上級申報,費盡了苦心。今劉青霞故居終被批準為“國保”單位,消息傳來,人心大快。
面對“國保”不僅僅是要在故居門前換一塊“國保”石碑。如果是那樣的話,要不要這塊“國保”牌子,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如何保護、開發和利用“國保”,真正發揮“國保”的作用,還有許多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們面臨的將是又一個新的開始。
劉青霞故居尉氏縣師古堂,根據尉氏縣文物發展規劃將辟為劉青霞紀念館,作為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尉氏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已征集收藏有劉青霞女士遺物及相關文物193件;故居西院的住戶也已經大部遷出,準備修復。開封劉家胡同劉青霞故居,有關方面也正著手加大保護力度,恢復大院原來面貌(并排兩座三進四合院)并適當開發建筑劉家胡同,以與劉青霞故居相呼應。胡同西面的大街未擴前,劉家胡同西口在今天胡同口以南,劉家宅院西邊向南還有一段南北走向的路,路西還有幾個門樓院,現在這一段南北走向的路已經沒有了。正對著劉宅門前道路的這個胡同口應該好好營造一下,樹立明顯標志,以便引導游人進入故居。至于如何開發利用劉青霞故居,不論是原使用單位繼續使用或建立什么民俗博物館或中原民居建筑藝術館,我愿在此再次提醒大家,這里既是劉青霞故居,就應該以劉青霞為主,在適當位置建立劉青霞塑像和布置劉青霞事跡遺物紀念館或陳列室,才是我們對劉青霞女士以及她的故居最好的紀念。【原標題:“國保”——劉青霞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