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河南煤化焦煤集團古漢山礦采一區黨支部書記盧正法。從農民輪換工到全國勞模,盧正法的人生印跡何以如此精彩?熟悉他的人都說:“盧正法靠的是一股子扭不折、壓不垮的拼勁、倔勁、韌勁。”
1991年6月,盧正法和十幾個老鄉從駐馬店農村來到焦作礦區,成為一名農民輪換工。面對黑糊糊的煤墻,面對苦滋滋的工作環境,同來的老鄉紛紛打道回府。盧正法的愛人聽說在煤礦工作既吃苦又不安全,也幾次來信催他回去。但盧正法一下井,一看到烏黑發亮的煤墻,就兩眼放光。他認準了一個理兒:“煤礦就是俺的家,這輩子在煤礦干定了。”
出滿勤、干滿點,工作任勞任怨,每天早早下井,運料、打眼、放炮、擱棚、維修,盧正法樣樣工作走在前。一次,盧正法因車禍住進了醫院,當聽說自己所在的古漢山礦11071工作面因條件惡化被迫停產時,他躺不住了。左腿還沒消腫,他就瞞著醫生,一瘸一拐地和工友們一道下水搶救設備,直到工作面恢復正常生產。“你身體剛好,干起來為啥這么拼命呢?”面對好心人的善意質問,身為班長的盧正法說:“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才行。”
2008年4月,由于上幫采空區壓力過大、受力不均,盧正法所在的工作面上風道被擠壓變形,通風斷面過小,嚴重制約工作面的采煤速度。盧正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帶領6名突擊隊員,從上安全口向外擴幫掘進。在斜窄的巷道里,他頂著呼嘯冰冷的風,迎著四處飛揚的煤塵,打柱維護支架、清挖浮煤、裱幫褙頂、打眼放炮、攉煤擱棚。衣服掛爛了,(下轉二版)
(上接一版)膝蓋擦出了血,手套磨破了,手指被劃出道道血口,他吭都沒吭一聲。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壓力不斷向外推移,每隔兩三天擴幫掘進一次,次次他都親自參戰,實現當月掘進10次,共掘進62米,打破全礦紀錄。
你也許會說,焦作礦區從不缺少這樣鐵打的漢子。但盧正法身上卻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倔脾氣。
古漢山礦礦井瓦斯大、礦壓大、水大,安全生產尤為重要。在工作中,盧正法從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哪怕是一根柱打得不直,一架梁角度稍有偏差,他都會要求重新做。有人存在僥幸心理:“井下作業,如果處處都按規程去辦,那就干不成活兒了。”而在盧正法看來,事故往往就發生在這些不經意的小事上。
一次,幾位新工人在回采時,為了早點下班,在頂板破碎沒有得到有效維護的情況下,仍然往前作業。盧正法發現后,立即讓他們停止工作,重新做支護。一名工人和他吵了起來,說:“兄弟們大老遠跑到井下挖煤掙錢,容易嗎?你不讓干,沒有工作量,這班就白上了,我們的工資你給發?”“不是我非要和你們過不去,先要命,再要錢,這關系別弄反了,一旦發生事故,后悔就來不及了!我把你們帶下井,就要負責把你們安全帶上來。”盧正法毫不退讓。最終,被說服了的工友在他的帶領下,用木頭托住頂板,重新連網把頂板處理好,避免了頂板事故的發生。
“光有力氣當不了好礦工。”這是盧正法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幾年的井下一線工作,文化程度不高的盧正法硬是憑著一股子韌勁,把工作面上下風道的支護、機電運輸、工程質量和礦井“五大災害”的預防等方面的操作規程熟爛于心,并在班前會上有條有理地給工友們講解。同時,隨著身份的變化,走上管理崗位的盧正法沒有忘記用知識充實自己。在他的宿舍里,記者看到《安全規程》、《區隊班組長安全管理》、《煤礦生產技術基礎知識》和《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等書籍放在床頭。
古漢山礦11091工作面壓力大,時常梁倒柱翻,盧正法通過采取降低采高、二次注液、把柱“扎在硬底上”的辦法,消除了安全隱患。盧正法在工作實踐中,針對工作面采空區壓力大,導致上風道擠壓變形通風斷面過小、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情況,總結出了“崩、挑、擴、護”的改進方法;針對水大的地質特點,總結出“堵、截、排、抽”的防治經驗,消除了水害隱患對工作面的影響;針對工程質量問題,他總結出采煤、推槽、打柱、放頂等15條驗收標準,使束縛工作面安全生產的難題迎刃而解,作業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產量大幅度提高。
有人說,一個平凡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堅持下來就是不平凡。翻開盧正法的榮譽錄,一個個榮譽可作見證:2001年、2002年,被評為焦煤集團崗位標兵,2004年被評為焦煤集團十大優秀共產黨員,2005年被評為省管企業勞動模范,2006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并榮獲焦作市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榮獲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稱號,200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當選全國勞動模范……【原標題:煤海走來新鐵人——全國勞模盧正法平凡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