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18歲上大學,我有將近11年是在駐馬店地區度過的。所以,我不僅是地道的河南人,更準確點說,我是駐馬店人。今后,您貶損河南人之前,最好四下觀望一下,免得我在場讓您下不了臺。
后記:此文寫于2009年8月中旬。那一年的9月26日,我攜妻子兒女陪同母親、大姐玉芬、小姐云楠,在離開了將近37年后又回到了河南省汝南縣老君廟鄉閆寨村小郭莊。本以為不會有人再記得幾十年前的事情,事實卻與我的想象完全相反。幾乎所有上了年紀的村民都出來了,熱情地拉住母親和大姐,自我介紹,問長問短,一再邀請我們住兩天再走。很多村民得知我父親早已辭世的消息后,紛紛向母親表達感激、思念之情。臨走時,他們希望我們帶些土產回來。推讓再三,我們收下六個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石榴。這些鄉親的情誼讓我感動不已。40年前,他們就對我們全家照顧有加,我的父親母親也盡力幫助過當地百姓。今天,我用什么來報答這些父老鄉親的厚愛呢?
施一公簡歷
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駐馬店人,1984年畢業于河南省實驗中學,并獲中國數學會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保送至清華大學。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曾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2007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華大學教授。2009年,入選第一批“千人計劃”。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獲2010年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2012年施一公被聘為河南省實驗中學榮譽校長。
在美國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后來還放棄了美國國籍。他的歸來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志之一。□施一公【原標題:美雙院院士施一公:我是河南人 河南讓我最有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