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火神,燧氏也。上古姓燧名武,武兒擊石鉆木發明了火,并賜給取火的器具“燧”,變成五團火花。玉帝封武兒為火部兵馬大元帥。民間認為“華光”是“火星”,把他作為火神崇拜,手持神鞭,載于《百神圖》一書中。
燧人氏擊石鉆木取火給人類造福,人們都感謝他,敬仰他。趙樸初先生曾做詩道:“燧人取火非常業,世界從茲事事新。五十萬年過一瞬,還看今日北京人。”
古人燧氏,今有礦工。同樣掘取光明與溫暖給人間,二者一也。
核心提示
從古至今,“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都是礦工本色。
在漆黑的地下深處,礦工生活、勞作在極度危險的礦井下。親屬每天最焦急的,就是等父兄平安回家。“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那是一種煎熬。情脈脈,意忡忡,這是妻女憂思。
“無煤不帶血”,“無礦不出難”,幾乎成了人類向大自然要煤要能源要熱量的基本代價。“礦難”、“死亡”、“受傷”,這些血淋淋的字眼,好像礦工與生俱來的夢魘和讖言,如影隨形,強烈地裹脅和恐嚇著每一個井下作業者。
“我們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職工群眾,在安全問題上,都應該負有相同的責任,共同承擔應有的義務。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實踐科學化的安全之路,減少事故、減少死亡。善待生命,對你對我,也是對家屬和親人的負責……”
這是8月19~21日,記者在我省著名企業——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平能化集團)所屬的七星公司四隊進行采訪時,從掘進班長白國周的《安全日志》中抄錄的字句。
就是這個白國周,積22年來一線生產近8000個日夜的經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總結發明的基層管理法,打破了“血染煤”的歷史痼疾和行業宿命!
他不僅沒有發生一起磕手碰腳的事故,且所帶班組(先后有230人之多)也從來沒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他當班長21年,一手培養出來13名班組長,這些人在生產中也沒發生任何傷亡事故!
從煤礦零星安全事故不斷的特殊行業里,他創造了一個職業傳奇——地下280米:白亮的礦燈燈光、紅色班令旗、橙色安全帽、藍色工裝、黑色膠靴,在灰色巖石巷道里安全堅定地向前掘進著……
礦工班長牽動副總理
好像突然之間,白白凈凈甚至有點文雅多思的“兵頭將尾”——39歲的普通班長白國周就“火了”,出乎他自己意料,火得一塌糊涂。
今年8月13日,中平能化集團接到國家煤礦安監局的會議紀要,要求該集團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的批示精神,進一步總結“白國周班組管理法”,把經驗推廣到全國。
張德江副總理了解到白國周的事跡后,于8月7日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駱林、副局長兼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批示:“煤礦安全生產,加強班組建設發揮班組作用十分重要,‘白國周班組管理法’是白國周同志在井下工作二十幾年安全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和不斷創新的成果。建議在煤礦系統推廣‘白國周班組管理法’,把煤礦安全生產落實到班組。”
8月10日,趙鐵錘主持召開了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辦公會議,要求在全國煤炭系統推廣“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將其印制成冊,作為正在開展的全國煤礦萬名班組長培訓工程的教材之一。在全國煤炭系統全面鋪開后,還要逐步在全國高危行業推廣。
早先的今年5月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鳴起曾對相關系列報道做出批示:“白國周同志以科學的理念、扎實的技能、嚴格的管理,為煤礦企業班組建設創造了寶貴的經驗。應大力宣傳白國周同志的先進事跡……”
以白國周事跡為契機,6月30日,中平能化七星公司黨委、七星公司、七星公司工會聯合發文,出臺了《關于加強班組建設的實施意見(草案)》。意見向5000多名公司礦工宣布:“用3至5年的時間,使全公司所有班組成為合格班組,并力爭打造30個明星班組、50個優秀班組,同時培養出30名明星班組長、50名優秀班組長。把班組建設成為‘安全文明高效、培養凝聚人才、開拓進取創新、團結學習和諧’的企業基層組織;把班組長培養成為素質高、業務精、懂技術、會管理的基層管理者;把班組職工培育成為勤奮、敬業、創新、進取的新型勞動者。”
今年10月,全國總工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煤礦安監局還將在中平能化集團召開煤礦班組建設推進會,并擬于明年上半年召開全國煤礦班組建設經驗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