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禁要問,一個長年奮戰(zhàn)在煤層巷道里的平凡礦工和他的經(jīng)驗,何以能上升到推廣全國的教材高度?何以能提煉為一個行業(yè)的工作方法?
“這輩子絕不違章”
“白國周是不平凡的,我贊頌白國周。
“我也曾下過井。坐罐籠時,哐當一聲。然后,心跟往上揪著一樣,瞬間就到達二三百米的井下。巷道里跟黑夜一樣看不到盡頭,我深一腳淺一腳跟著師傅往前走,沒到采面我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井下環(huán)境惡劣,水、火、煤塵、瓦斯、頂板、地熱等災害時有發(fā)生,是人們望而卻步的地方。難怪10多個和白國周一起來的人只干一天就當了逃兵。白國周卻留了下來,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今年7月13日,退休職工龐振江在報章發(fā)表《白國周禮贊》時這樣由衷寫道。
白國周是在1987年8月初中畢業(yè)后到了礦山,那時,他心懷對煤礦工人職業(yè)的崇敬,更肩負著生活的壓力。
8月19日深夜,記者在白國周家里采訪時,聽到當年這個以“農(nóng)民輪換工”身份進礦的“老班長”回憶舊事:“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我和大多數(shù)職工一樣,心里總想著多掙點錢貼補家里。”
剛上班,白國周的師傅李翼德就給他講了一個親身經(jīng)歷的悲劇:那天李翼德和工友一起干井下巷道發(fā)碹工程,頂棚帶帽工作完成后,他們就開始清理巖壁和砌墻。按規(guī)章要求,挖兩米巖壁要砌一米的墻,但為了省事也為了加快進度,他們就一次挖了五米的巖壁。結(jié)果還沒來得及砌墻,頂棚就突然坍塌了,當場把一名工友埋在了下面——剛才還有說有笑的工友,剎那間就在大家面前消失了。
“一次違章,代價竟然是一個年輕的生命!他們家的情況我知道,這么多年來,他愛人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艱難地生活著,日子過得很苦……”師傅當時的話白國周至今還記得。
“每次想起這件事,我的心里都難受。同時,我的心頭也涌現(xiàn)出了一個強烈的念頭,那就是這輩子絕不違章!”白國周說。
這個警示,在白國周心頭回旋震蕩了22年,成為他做“本質(zhì)安全人”(珍惜生命,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受別人傷害)的心理基礎(chǔ)。
因此,盡管白國周天天下井,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并沒有把他變成吃飽了干活、干累了睡覺、啥也不想的人——他是個有心人,愛學習、好思考、善動手、勤動口,這一切,構(gòu)成了他迅速成長的階梯。
有一次,一位老工人手扶鉆頭在巖壁上打眼,看起來很是輕松,好奇的白國周也要試試,可是鉆頭到他手里就不聽話了,扶著扶著就不轉(zhuǎn)了,后來竟然卡了進去,一下子耽誤了半個小時的生產(chǎn)。他很納悶,一個小小的鉆頭怎么就有這么大的學問?于是,他結(jié)合生產(chǎn)實際不斷地借來煤礦生產(chǎn)方面的書籍學習。
孜孜不倦學習的他,受到了隊領(lǐng)導的器重。入礦一年后,年輕的白國周即被提拔為開拓隊掘進班班長,手下一般保持在15個人左右。
“當上班長以后,我一直提醒自己:我身上擔負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安全,還有班里十
幾個兄弟的生命。所以我常常告誡我的弟兄們:我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安全生產(chǎn)不僅關(guān)系到我們個人的生命,更關(guān)系到咱們?nèi)胰说男腋!?rdquo;白國周說。
在施工中,白國周首先帶頭按章操作,并堅持落實自保、互保、聯(lián)保的安全理念,逐步使大伙意識到,只有做好自保互保聯(lián)保,大家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證,生產(chǎn)才能安全高效。這一點,也是白國周所在班連續(xù)22年不出事故的一個關(guān)鍵原因。
下井22年何以“身上沒疤”?
每次下井前,白國周都按照隊里的規(guī)定,帶領(lǐng)全班人員在礦工及家屬的全家福照片前舉起右手莊嚴宣誓:“上安全崗,決不違章!”
帶著這種誓言,白國周在井下生產(chǎn)一線摸爬滾打多年,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50天都要下井,算下來,有近8000天,居然連磕手碰腳這樣的小傷都沒有出現(xiàn)過。每次上下井,男人們都要脫光了更換衣服,一些人都稱奇:這個人果然身上連塊疤痕也沒有呀!
井下,他是最沒有打工意識的農(nóng)民工;井上,他是最不像班長的兄長。
井下,他寫了不計其數(shù)、“稍存即逝”的“粉筆留言”;井上,他記了整整8本、保存完好的《安全日志》。
每天,穿過3道風門,白國周走到絞車房,上下左右看看鋼絲繩有無斷絲,手推推閘皮,看是否松動。如果發(fā)現(xiàn)滾筒螺絲松了,他就掏出口袋中的粉筆,在一旁的小黑板上給開絞車的工友留言:“絞車滾筒螺絲松了,需處理后再開車。”
每次下井,白國周總是這樣趕到工友前面,在開工之前先走檢一遍。排查出隱患,如果他一時無法處理,就用粉筆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寫字提醒。接班的工人一上崗,看到點名讓自己干什么,誰都不敢怠慢。大家都是先處理完班長布置的任務,擦掉留言,再正常生產(chǎn)。久而久之,白國周的“粉筆留言”就成了他們班工作區(qū)域一道“獨特的風景”。
白國周說,班組長要做好安全工作,勤于思考、善于總結(jié)是關(guān)鍵。多年來,他和工友們總結(jié)出了“班組安全管理九法”,包括理念引領(lǐng)法、班前禮儀法、互助聯(lián)保法、手指口述交接班法、“三不少”隱患排查法、“三快三勤”現(xiàn)場管理法等等,并把它們運用到了生產(chǎn)實踐中。
白國周特別介紹了“三不少”隱患排查法和“三快三勤”現(xiàn)場管理法,前者就是班前檢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復查不能少,后者則包括嘴快、腿快、手快、勤動腦、勤匯報、勤溝通。
其中,手快就是無論到哪個地方,發(fā)現(xiàn)隱患和問題,現(xiàn)場能處理的當即就處理;處理不了的,及時匯報。勤動腦就是結(jié)合生產(chǎn)現(xiàn)場實際,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勤動腦、勤思考,并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迅速組織處理。勤匯報就是對發(fā)現(xiàn)的隱患和問題,尤其是有可能影響下班安全生產(chǎn)和工程進度的,及時向上級匯報,使上級在第一時間能掌握生產(chǎn)一線的工作動態(tài),合理分工,科學調(diào)度。
這些,都是白國周在生產(chǎn)實踐中獲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經(jīng)驗,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就馬上把它寫在旁邊的小黑板上,并派專人前去處理。班中巡查時,再進行詳細的復查,看問題是否已及時處理,如不能處理的就做到口交口、手交手,進行嚴格的交接班。”
8月20日上午,記者們在七星公司采訪時,看到礦山辦公區(qū)舉目都是白國周事跡和管理方法宣傳欄,還興趣頗濃地專門到絞車房體驗了“手指口述交接班法”。
記者翻開白國周的《安全日志》,扉頁上題著兩行大字:“安全是大家最大的幸福,安全是班長的首要職責。”
安全是職工最大的福利--這一信念支撐著白國周,也成就了白國周。有了這個信念,即使弟弟違章,他也是嚴厲訓斥,并向上級匯報;有了這個信念,他時刻把弟兄們的冷暖放在心上,讓大家能在井下安心干活;有了這個信念,即使是最落后的班組,他也能讓他們迅速變得團結(jié)高效;有了這個信念,一個白班長,正影響和制造出十個白班長,一百個白班長……
哥哥是個“雙面人”
“安全--這一沉重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
“煤礦史一頁頁翻過去,滿篇都是帶血的文字,隱隱透出妻兒寡母嚶嚶的抽泣。”
“我們看到,那隱于黃泉路上的魂魄,用怎樣的哀怨給我們以警示。那是誰用'三違'作顏料勾涂的人間悲劇我們無法考證,但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凄慘景象卻總也拋之不去,教人心寒。”
…………
8月19日夜,當記者伏案速錄白國周的《安全日志》中以上內(nèi)容時,不由得筆尖顫抖,想起白天采訪的白國周抓違章罰親弟的故事--
2007年9月,白國周領(lǐng)著全班在軌道上施工。按照慣例,他要進行班中巡查,看有沒有人違章操作。突然,他發(fā)現(xiàn)運行中的礦車沒有掛保險繩,就立即發(fā)出停車信號。
白國周隨即發(fā)現(xiàn),操作礦車的是自己的弟弟--白國輝。
“你不要命了?平時是咋教你的?”白國周嚴厲地教訓弟弟,虎眼立瞪,視若仇寇。
兄弟倆的感情一直很好。2003年,七星公司要招農(nóng)民工,白國周就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弟弟,并告訴母親,國有大礦安全生產(chǎn)有保證,只要認真學、好好干、不違章,就能做到安全生產(chǎn)。這樣,白國輝也成了一名煤礦工人,并且跟著哥哥干。
抓到弟弟違章,白國周非常生氣。他說:“在井下,不是一個人在干活,如果一個人違章,不但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而且很可能殃及更多的人。”
如果換成別人,教育教育也就行了,可能不上報,白國周卻拿起電話,在弟弟怯怯的注視下向隊里作了匯報。結(jié)果,白國輝被隊里罰款100元,既被罰了票子又丟了面子,對哥哥好幾天都只給白眼。后來,連弟媳也和白國周較上勁了。
白國周看到弟弟雖然被罰,卻仍然沒有解開疙瘩,就和妻子韓琪一起到弟弟家里勸慰:“我給咱媽說現(xiàn)在礦上工作條件好,安全有保障,媽才同意你到礦上。咱媽讓我照顧你,我讓你時刻注意安全,不出事故,才是對你最好的照顧。你要是大意出了事,我咋跟咱媽交代呀!”
弟弟終于明白了哥哥的苦心,這個“兩面人”里外都是為了生命的尊嚴!在以后的工作中,白國輝再也沒有發(fā)生過違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