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畢姓——以國為姓

2016/5/24 16:28:59 點擊數: 【字體:

       

畢姓——以國為姓

    關于畢姓的來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后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畢公高之后”;《萬姓統譜》上也有記載:“《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后,他在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時采取寬大為懷的原則,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下獄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畢國,爵位為公,世稱畢公高。武王駕崩后,他為顧命大臣之一。與周、召二公等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迅速的發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他的后代有一支以國為氏,稱畢姓。他們尊畢公高為畢姓的得姓始祖。

    如今,畢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占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70%。畢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1%。

    畢姓是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記載,明清兩代山東進士及第者為各省中最多,共有二十七名,分布于淄川(五名)、新城(四名)、單縣、文登、益都、平陰(均為兩名)等地。另外,江西貴溪、廣東番禺、安徽歙縣、河南羅山、山西高平、云南昆明均最少有兩名以此可見明清兩代畢姓分布之一斑。畢姓派生出了魏姓已詳述,不贅。

    畢姓起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高之后,以國名為姓。據《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畢(故址在今陜西省長安、成陽兩縣之北),放稱為畢公高,并建立畢國。3000多年以前的畢國,在今陜西省長安、成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功在千秋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于此地。畢公高其子畢萬事晉,乃封于魏,其后代改姓為魏,并且成為戰國時代的顯赫姓氏。仍居于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為畢氏,并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因此,現在的畢姓跟魏姓,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

    2、出自任姓所改。據《世本》記載:“系自任姓所改。”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少數民族中有畢姓:

    ①據《魏書.官氏志》記載(下同),北魏孝文帝時改代北鮮卑族出連氏為單姓畢。

    ②西域畢姓,本畢國胡人,以國為姓。

    ③匈奴屠各族亦有畢姓。

    ④達斡爾族畢力夾氏,漢姓為畢、楊。

    ⑤赫哲族畢拉氏,漢姓為畢。

    ⑥今彝、滿、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畢姓。

    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后裔畢萬仕晉,因功受封于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然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扎根卻是不爭的事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