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新春、鬧元宵活動中,撐旱船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玩法。
所謂撐旱船,是以坐船、撐船的形式來表演戲劇節目的,由于撐的不是真船,用不著下水,所以就叫旱船。
旱船的制作以輕巧為目的,骨架用竹竿兒、木棍兒綁扎而成。先用竹竿兒扎成中間寬兩頭窄的船舷,船舷上面扎一個亭子式的船艙,亭子的屋頂用彩紙貼糊,屋脊攢集處裝飾成寶葫蘆之類的花飾。四周的柱子、欞(líng)子都用彩紙纏繞貼糊,有的在柱子與窗子之間,用彩綢掏成胡椒眼兒。亭子四角掛上花樣不一的穗頭兒——搖綴飄拂,十分好看。
撐旱船通常需兩個人,一生一旦,生角撐船,旦角坐船。撐船的可以是須生(胡子生,老生),也可是小生。兩人配合,虛擬出花船進退、搖蕩、轉舵、顛簸等動作,玩一陣兒就加進戲劇演唱。所唱調門兒以曲子(曲劇)、梆子(豫劇)最常見,也可不拘一格隨意演唱。(胡樹青)